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在亚纳秒级超快MRAM领域取得重要科研进展

蓮花仙者
发布: 2025-05-28 22:22:01
原创
473人浏览过

近年来,磁随机存储器(mram)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受到了工业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其物理尺寸难以缩小至dram/nand水平,以及写入速度无法达到sram(小于1纳秒,即十亿分之一秒)的标准,mram在主流存储器市场中处于一种容量难以匹敌dram/nand,而速度又无法与sram媲美的两难境地。mram写入速度受限于sram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利用电流产生的阻尼自旋矩来操控存储层,从而实现“0”和“1”状态的切换。在stt-mram及自旋极化与磁矩方向一致的sot-mram中,这种阻尼自旋矩会在“0”和“1”状态转换时引发磁矩的进动现象,这一过程通常需要持续2至10纳秒,严重制约了mram的写入效率。

针对这一物理机制上的局限性,中国科学院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三维存储器件与工艺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类场自旋矩效应,该效应能够实现无磁矩进动且无需外部磁场的超快速电写入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MRAM在高速度与高密度集成方面所面临的物理难题。实验数据显示,在比目前广泛采用的阻尼自旋矩写入机制所需的电流低一个数量级的情况下,仅需200皮秒(0.2纳秒),即可完成“0”和“1”状态的稳定切换,同时展现出优于SRAM的数据保持能力和更高的集成密度。这项突破性进展预计将在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率先得到实际应用。

这项研究以“Subnanosecond in-plane magnetization switching induced by fieldlike spin-orbit torques from ferromagnets”为标题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Applied》期刊(2025年,第23卷,第044041期;链接:https://www.php.cn/link/63aeb41b7837b24999c7766adda70a24

本项研究得到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多项资助的支持。

Rustic AI
Rustic AI

AI驱动的创意设计平台

Rustic AI 108
查看详情 Rustic AI

☞☞☞AI 智能聊天, 问答助手, AI 智能搜索, 免费无限量使用 DeepSeek R1 模型☜☜☜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在亚纳秒级超快MRAM领域取得重要科研进展

(a)阻尼矩写入过程示意图;(b)类场矩写入过程示意图;(c)0.2纳秒写入脉冲引起的高低态转变图;(d)写入电流密度与写入脉宽之间的关系曲线。

以上就是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在亚纳秒级超快MRAM领域取得重要科研进展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下载
来源:php中文网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最新问题
开源免费商场系统广告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举报中心 意见反馈 讲师合作 广告合作 最新更新 English
php中文网:公益在线php培训,帮助PHP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服务号 技术交流群
PHP中文网订阅号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PHP中文网APP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