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chronized关键字在java中用于实现线程同步,确保多线程并发访问共享资源时的互斥执行。其主要使用方式包括:1. 同步代码块,通过指定对象作为锁;2. 同步方法,锁为当前对象(this)或类对象(class);3. 静态同步方法,等价于使用类对象作为锁;4. 同步静态变量,通常使用静态对象作为锁。此外,synchronized依赖jvm的monitor机制,通过monitorenter和monitorexit指令实现锁的获取与释放,并在jdk 1.6后通过锁优化提升了性能。相比reentrantlock,synchronized是隐式锁,自动释放,而reentrantlock需要手动释放且提供更多功能,但更易出错。避免死锁的方法包括统一锁顺序、限制锁持有时间、使用定时锁及工具检测。

synchronized关键字在Java中用于实现线程同步,确保多个线程在并发访问共享资源时,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执行特定代码块或方法,从而避免数据竞争和不一致性。它本质上提供了一种互斥锁机制。

解决方案

synchronized关键字主要有四种使用方式:
立即学习“Java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同步代码块(Synchronized Block):
通过synchronized(object)来指定一个对象作为锁。任何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获得该对象的锁,其他线程必须等待。
public class Counter {
private int count = 0;
private Object lock = new Object(); // 锁对象
public void increment() {
synchronized (lock) {
count++;
}
}
public int getCount() {
return count;
}
}这里,lock对象充当了锁,只有获得lock锁的线程才能执行count++操作。 选择哪个对象作为锁至关重要。 如果多个线程访问不同的Counter实例,那么每个实例都有自己的lock对象,同步就无效了。
同步方法(Synchronized Method):
将整个方法声明为synchronized。 对于实例方法,锁是当前对象(this);对于静态方法,锁是当前类(Class对象)。
public class Counter {
private int count = 0;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increment() {
count++;
}
public int getCount() {
return count;
}
}等价于:
public class Counter {
private int count = 0;
public void increment() {
synchronized (this) {
count++;
}
}
public int getCount() {
return count;
}
}静态同步方法:
public class Counter {
private static int count = 0;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void increment() {
count++;
}
public static int getCount() {
return count;
}
}等价于:
public class Counter {
private static int count = 0;
public static void increment() {
synchronized (Counter.class) {
count++;
}
}
public static int getCount() {
return count;
}
}同步静态变量(不常用):
虽然不常见,但也可以通过同步静态变量来实现同步。 这本质上和同步代码块使用Class对象作为锁是一样的。
public class Counter {
private static int count = 0;
private static Object staticLock = new Object();
public static void increment() {
synchronized (staticLock) {
count++;
}
}
public static int getCount() {
return count;
}
}隐式锁(Intrinsic Lock or Monitor Lock):
当线程进入synchronized块或方法时,它会自动获得与对象关联的隐式锁。 当线程退出synchronized块或方法时,锁会被自动释放。 这种锁是可重入的,意味着同一个线程可以多次获得同一个锁而不会阻塞。
Synchronized 和 ReentrantLock 的区别是什么?
synchronized 是 Java 关键字,属于 JVM 层面,而 ReentrantLock 是一个类,属于 API 层面。synchronized 会自动释放锁,而 ReentrantLock 需要手动释放锁(lock.unlock()),如果忘记释放,可能会导致死锁。ReentrantLock 提供了更多的功能,例如可中断的锁、公平锁等,而 synchronized 相对简单。synchronized 进行了大量的优化,在低并发情况下,性能可能优于 ReentrantLock,但在高并发情况下,ReentrantLock 通常性能更好。 理论上,ReentrantLock更灵活,但用不好也更容易出错。如何避免死锁?
死锁是指两个或多个线程互相持有对方需要的资源,导致所有线程都无法继续执行的情况。 避免死锁的一些常见策略:
ReentrantLock 的 tryLock(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方法,设置超时时间,避免无限等待。举个例子,假设有两个线程 A 和 B,它们都需要获取锁 lock1 和 lock2。如果线程 A 先获取了 lock1,然后尝试获取 lock2,而线程 B 先获取了 lock2,然后尝试获取 lock1,那么就可能发生死锁。
Object lock1 = new Object();
Object lock2 = new Object();
// 线程 A
new Thread(() -> {
synchronized (lock1) {
System.out.println("线程 A 获取了 lock1");
try { Thread.sleep(1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synchronized (lock2) {
System.out.println("线程 A 获取了 lock2");
}
}
}).start();
// 线程 B
new Thread(() -> {
synchronized (lock2) {
System.out.println("线程 B 获取了 lock2");
try { Thread.sleep(1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synchronized (lock1) {
System.out.println("线程 B 获取了 lock1");
}
}
}).start();在这个例子中,如果线程 A 获取了 lock1,线程 B 获取了 lock2,然后它们互相等待对方释放锁,就会发生死锁。 避免这种情况,可以确保两个线程以相同的顺序获取锁,例如都先获取 lock1,再获取 lock2。
Synchronized的底层实现原理是什么?
synchronized 的实现依赖于 JVM 的 monitor(监视器锁)机制。 每个 Java 对象都关联一个 monitor,当线程执行到 synchronized 块或方法时,会尝试获取 monitor 的所有权。 如果 monitor 没有被其他线程持有,则该线程成功获取 monitor,并将 monitor 的计数器加 1。 如果 monitor 已经被其他线程持有,则该线程会被阻塞,直到 monitor 的计数器变为 0,即持有 monitor 的线程释放了锁。
在 JVM 层面,synchronized 是通过 monitorenter 和 monitorexit 指令来实现的。 monitorenter 指令用于获取 monitor 的所有权,monitorexit 指令用于释放 monitor 的所有权。 JVM 会确保 monitorenter 和 monitorexit 指令是成对出现的,即使在发生异常的情况下,也会确保锁被释放,从而避免死锁。 早期的synchronized效率比较低,因为是重量级锁,会涉及到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切换,开销较大。但是现在JVM对synchronized做了很多优化,比如锁升级,轻量级锁,偏向锁等,在很多场景下synchronized的效率已经很高了。
以上就是Java中synchronized关键字怎么用 详解Java同步锁的4种使用方法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