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本文是“Linux内核分析”系列文章的首篇,将从内核的核心功能出发,描述Linux内核的整体架构以及其下主要的软件子系统。接着,本文会介绍Linux内核源文件的目录结构,并与各个软件子系统相对应。
注:本文及其他“Linux内核分析”系列文章基于以下约定:
a) 内核版本为Linux 3.10.29(该版本是一个长期支持版本,Linux社区将持续维护至少2年)。b) 考虑到嵌入式系统通常使用ARM处理器,因此涉及体系结构部分的内容均以ARM为分析对象。
二,Linux内核的核心功能如下图所示,Linux内核是Linux操作系统的一部分。向下,它管理系统的所有硬件设备;向上,它通过系统调用,向Library Routine(如C库)或其他应用程序提供接口。
添加描述
因此,其核心功能就是:管理硬件设备,供应用程序使用。现代计算机(无论是PC还是嵌入式系统)的标准组成包括CPU、Memory(内存和外存)、输入输出设备、网络设备和其他外围设备。因此,为了管理这些设备,Linux内核提出了如下的架构。
三,Linux内核的整体架构
3.1 整体架构和子系统划分
上图展示了Linux内核的整体架构。根据内核的核心功能,Linux内核提出了5个子系统,分别负责以下功能:
3.2 进程调度(Process Scheduler)
进程调度是Linux内核中最重要的子系统之一,它主要提供对CPU的访问控制。因为在计算机中,CPU资源是有限的,而众多的应用程序都要使用CPU资源,所以需要“进程调度子系统”对CPU进行调度管理。
进程调度子系统包括4个子模块(见下图),它们的功能如下:
3.3 内存管理(Memory Manager, MM)
内存管理同样是Linux内核中最重要的子系统之一,它主要提供对内存资源的访问控制。Linux系统会在硬件物理内存和进程所使用的内存(称作虚拟内存)之间建立一种映射关系,这种映射是以进程为单位,因此不同的进程可以使用相同的虚拟内存,而这些相同的虚拟内存,可以映射到不同的物理内存上。
内存管理子系统包括3个子模块(见下图),它们的功能如下:
3.4 虚拟文件系统(Virtual Filesystem, VFS)
传统意义上的文件系统,是一种存储和组织计算机数据的方法。它用易懂、人性化的方法(文件和目录结构),抽象计算机磁盘、硬盘等设备上冰冷的数据块,从而使对它们的查找和访问变得容易。因此,文件系统的实质,就是“存储和组织数据的方法”,文件系统的表现形式,就是“从某个设备中读取数据和向某个设备写入数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存储和组织数据的方法也在不断进步,从而导致有多种类型的文件系统,例如FAT、FAT32、NTFS、EXT2、EXT3等。而为了兼容,操作系统或内核,要以相同的表现形式,同时支持多种类型的文件系统,这就延伸出了虚拟文件系统(VFS)的概念。VFS的功能就是管理各种各样的文件系统,屏蔽它们的差异,以统一的方式,为用户程序提供访问文件的接口。
我们可以从磁盘、硬盘、NAND Flash等设备中读取或写入数据,因此最初的文件系统都是构建在这些设备之上的。这个概念也可以推广到其他的硬件设备,例如内存、显示器(LCD)、键盘、串口等。我们对硬件设备的访问控制,也可以归纳为读取或者写入数据,因此可以用统一的文件操作接口访问。Linux内核就是这样做的,除了传统的磁盘文件系统之外,它还抽象出了设备文件系统、内存文件系统等。这些逻辑,都是由VFS子系统实现。
VFS子系统包括6个子模块(见下图),它们的功能如下:
3.5 网络子系统(Net)
网络子系统在Linux内核中主要负责管理各种网络设备,并实现各种网络协议栈,最终实现通过网络连接其他系统的功能。在Linux内核中,网络子系统几乎是自成体系,它包括5个子模块(见下图),它们的功能如下:
至于IPC子系统,由于功能比较单纯,这里就不再描述了。
四,Linux内核源代码的目录结构
Linux内核源代码包括三个主要部分:
下图是使用ls命令看到的内核源代码的顶层目录结构,具体描述如下:
include/ ---- 内核头文件,需要提供给外部模块(例如用户空间代码)使用。 kernel/ ---- Linux内核的核心代码,包含了3.2小节所描述的进程调度子系统,以及和进程调度相关的模块。 mm/ ---- 内存管理子系统(3.3小节)。 fs/ ---- VFS子系统(3.4小节)。 net/ ---- 不包括网络设备驱动的网络子系统(3.5小节)。 ipc/ ---- IPC(进程间通信)子系统。 arch// ---- 体系结构相关的代码,例如arm, x86等。 arch//mach- ---- 具体的machine/board相关的代码。 arch//include/asm ---- 体系结构相关的头文件。 arch//boot/dts ---- 设备树(Device Tree)文件。 init/ ---- Linux系统启动初始化相关的代码。 block/ ---- 提供块设备的层次。 sound/ ---- 音频相关的驱动及子系统,可以看作“音频子系统”。 drivers/ ---- 设备驱动(在Linux kernel 3.10中,设备驱动占了49.4的代码量)。 lib/ ---- 实现需要在内核中使用的库函数,例如CRC、FIFO、list、MD5等。 crypto/ ----- 加密、解密相关的库函数。 security/ ---- 提供安全特性(SELinux)。 virt/ ---- 提供虚拟机技术(KVM等)的支持。 usr/ ---- 用于生成initramfs的代码。 firmware/ ---- 保存用于驱动第三方设备的固件。 samples/ ---- 一些示例代码。 tools/ ---- 一些常用工具,如性能剖析、自测试等。 Kconfig, Kbuild, Makefile, scripts/ ---- 用于内核编译的配置文件、脚本等。 COPYING ---- 版权声明。 MAINTAINERS ----维护者名单。 CREDITS ---- Linux主要的贡献者名单。 REPORTING-BUGS ---- Bug上报的指南。 Documentation, README ---- 帮助、说明文档。
以上就是深入理解Linux Kernel内核整体架构(图文详解)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