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异常日志的关键在于定位问题、还原现场,需包含时间戳、线程id、类名方法名、异常类型消息堆栈、用户请求id、输入参数、服务器ip、环境信息及自定义上下文;结构化日志error级别设计应实现统一错误码、结构化消息体、可配置上下文、日志级别控制、监控集成、保留策略、敏感脱敏与链路追踪。

异常日志记录的关键在于能够快速定位问题、还原现场。除了时间、线程、类名方法名这些基本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记录导致异常的关键数据,以及异常发生时的上下文环境。结构化日志的ERROR级别规范设计,则要围绕着“可报警、可分析、可追溯”这三个核心目标展开。

记录异常日志的关键字段包括:

NullPointerException, IOException 等。结构化日志ERROR级别规范设计:
DB_CONNECTION_ERROR。{
"timestamp": "2024-10-27T10:00:00.000Z",
"level": "ERROR",
"errorCode": "DB_CONNECTION_ERROR",
"message": "Failed to connect to database",
"details": {
"host": "192.168.1.100",
"port": 3306,
"user": "readonly"
},
"requestId": "abc-123-xyz"
}如何选择合适的日志框架?

选择日志框架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如何使用 MDC (Mapped Diagnostic Context) 记录上下文信息?
MDC 是一种在多线程环境下记录上下文信息的机制。它允许将一些键值对存储在线程上下文中,并在日志输出时自动包含这些信息。例如,可以使用 MDC 记录用户 ID、请求 ID 等信息。
import org.slf4j.MDC;
public class MyService {
public void processRequest(String userId, String requestId) {
MDC.put("userId", userId);
MDC.put("requestId", requestId);
try {
// ... 业务逻辑 ...
} catch (Exception e) {
// 记录异常日志,会自动包含 userId 和 requestId
logger.error("Failed to process request", e);
} finally {
MDC.remove("userId");
MDC.remove("requestId");
}
}
}如何避免日志 flood (日志泛滥)?
日志 flood 是指日志量过大,导致存储空间不足、分析困难等问题。为了避免日志 flood,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如何处理分布式系统中的日志?
在分布式系统中,日志分散在多个服务器上,难以集中管理和分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以下方案:
使用ERROR级别日志时,应该避免什么?
以上就是异常日志应记录哪些关键字段?结构化日志的ERROR级别规范设计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