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创始人V神:17岁少年的区块链传奇之路
我们上一讲回顾了区块链的发展历程,在2011年到2014年间,有些人开始认为比特币系统不仅仅能作为货币使用,还可以承载更多功能,并为此付诸实践。当时年仅17岁的天才少年V神便是其中一员。
然而,比特币核心开发团队担心在比特币体系中扩展功能可能带来风险,因此否定了V神关于在比特币平台上实现智能合约的构想。年轻而富有激情的V神于是决定另辟蹊径,由此催生了后来的以太坊。
V神的全名为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他的成长经历仿佛小说中的主角一般,充满传奇色彩。他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数学天赋,10岁时的心算速度是同龄孩子的两倍;11岁进入少年班学习数学和编程;12岁便能用C++语言编写游戏程序。而他与区块链的缘分,则始于一款游戏——《魔兽世界》。
2010年,《魔兽世界》风靡全球,13岁的V神也沉迷其中。但有一次,游戏取消了他最喜欢的角色技能伤害值。他多次通过邮件联系《魔兽世界》工程师希望恢复该设定,却始终得不到满意的答复。最终,他愤然卸载了这款游戏。
这次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在中心化的网络游戏里,玩家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一旦运营方做出决策,就可能抹去玩家的所有努力成果。从此,他开始思考如何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模式。
巧合的是,不久后,他就接触到了自己理想中的去中心化世界。V神的父亲Dmitry Buterin是一位区块链孵化器的联合创始人。17岁那年,父亲的一次谈话提到了比特币。起初V神并未在意,但随着深入了解,他逐渐被比特币所具有的去中心化特性所吸引。
随后,V神加入了比特币社区,为比特币相关的博客和《比特币周刊》撰写文章,以此换取比特币奖励。为了更深入研究区块链技术,他甚至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退学,踏上一段横跨北美与欧洲的比特币项目旅程,与各地区块链爱好者交流学习。
正是这段旅程激发了他的新想法:“是否可以基于比特币的技术,创建一个全新的区块链平台?”
那时,比特币爱好者们正致力于探索比特币2.0的可能性。V神认为,建立一套新的编程语言才是比特币发展的关键所在。但由于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最初采用了一种复杂的脚本语言来编写协议,并有意限制交易复杂度,导致比特币难以支撑更多应用的开发。
于是,在2013年底,走访多个国家之后,V神回到加拿大,撰写了《以太坊白皮书》,提出了打造全新区块链计算平台的设想。彼时的他未曾预料到,未来他会成为与中本聪齐名的人物,而以太坊也将成长为市值达千亿级别的项目。
2014年,V神带领团队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比特币募集资金,迅速筹集到31,000个比特币,价值约1,800万美元,成为区块链历史上融资规模排名第二的项目。随后,他们在瑞士注册成立了以太坊基金会,保障项目的持续开发与生态建设。
2015年6月,以太坊主网正式上线,并将这一阶段命名为“前沿(Frontier)”。自此,以智能合约为核心特征的以太坊正式问世,标志着区块链2.0时代的开启……
感谢刘昌用对本集内容的支持与指导。
新浪微博:@昌用老师
《欧易区块链60讲》由欧易与新浪科技联合出品,是一档面向区块链初学者的科普动画视频节目。通过系列文章、动画等多种形式,从概念、技术、应用等角度出发,分为五大板块、涵盖六十个知识点,生动形象地普及区块链知识。本节课程内容由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刘昌用指导完成。
以上就是V神与以太坊的诞生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