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过滤是推荐系统的经典方法,分为基于用户和基于物品两种方式。使用python实现需准备评分矩阵、计算相似度并预测评分,常用surprise库进行建模。实际应用中需注意冷启动、稀疏矩阵和实时性问题,并可通过混合推荐、矩阵降维或定期更新模型优化效果。

推荐系统其实并不神秘,协同过滤算是其中最经典、也最容易上手的一种方法。如果你用Python想做个简单的推荐功能,协同过滤是个不错的起点。

简单说,协同过滤就是“看别人喜欢什么”。比如你和小张都喜欢A电影,而小张还喜欢B电影,那系统可能会觉得你也可能喜欢B电影,于是给你推荐。这种基于用户行为的推荐方式,不需要了解内容本身(比如电影类型、演员等),只靠“谁看了什么”就能工作。

常见的方式有两种: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要实现协同过滤,关键在于数据结构和相似度计算。下面是一个基本流程:

举个例子,你可以用 pandas 来整理数据,用 scikit-learn 或 surprise 库来计算相似度和预测评分。
Python 的 Surprise 库专为协同过滤设计,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它内置了常见的算法,比如 KNN(用于基于邻居的推荐)和 SVD(奇异值分解,适合隐式特征建模)。
安装很简单:
pip install scikit-surprise
一个基础的KNN推荐示例:
from surprise import Dataset, Reader, KNNBasic
from surprise import accuracy
from surprise.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 加载数据
data = Dataset.load_builtin('ml-100k')
trainset, testset = train_test_split(data, test_size=0.25)
# 使用KNN
sim_options = {
"name": "cosine",
"user_based": True # 基于用户
}
model = KNNBasic(sim_options=sim_options)
model.fit(trainset)
predictions = model.test(testset)
# 查看准确率
accuracy.rmse(predictions) # 输出RMSE值这样你就完成了一个简单的协同过滤推荐模型。
虽然协同过滤很实用,但也有几个坑容易踩: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做法:
另外,也可以尝试将用户和物品都映射到低维向量空间中(嵌入表示),这种方法在深度学习中更常见,但在协同过滤中也能提升效果。
基本上就这些。协同过滤不复杂,但要做好细节还真得下点功夫。比如数据预处理、相似度选择、邻居数量设定,这些都会影响最终推荐质量。如果你刚入门推荐系统,不妨从这里开始练练手。
以上就是怎样用Python实现智能推荐?协同过滤算法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