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可以看作是网络原理部分的一个收尾补充。之所以说是补充,是因为我们在最初讲解NAPT时,重点讲述了数据包如何从局域网发往公网,但却没有详细说明公网的数据包又是如何一步步传回局域网的。由于私有IP地址无法在公网上直接出现,那么公网发送过来的数据包究竟是怎样完成最终交付的呢?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会补充两个相关概念:内网穿透和内网打洞。实际上,NAT技术正是实现这些功能的基础,因此在理解了NAT之后,再去掌握内网穿透与内网打洞就会容易许多。
最后,我们会对代理的相关内容做一个简要介绍,至此,我们的网络原理系列内容也将告一段落。话不多说,下面正式进入主题!
在介绍内网穿透、打洞以及NAPT表之前,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NAT的基本机制,回顾一下前面所讲的NAT技术:
当局域网中的主机发送数据包时,它会先判断目标IP是否属于当前所在的子网。如果通过按位与运算发现目标不在本地网络中,则会将数据包转发到出口路由器。路由器接收到该数据包后,若启用了NAT功能,便会将源IP替换为自身WAN口的公网IP,并根据自身的路由表再次比对网络号,确定从哪个接口继续转发,随后以类似的方式逐级向上层网络传递,最终到达公网。
以上就是初识Linux · NAT 内网穿透 内网打洞 代理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