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如何进行特征工程?

蓮花仙者
发布: 2025-07-07 15:42:02
原创
626人浏览过

特征工程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模型更易理解和使用的特征的过程。其核心在于通过缺失值处理(如填充均值、中位数或删除行/列)、数值型特征处理(标准化、归一化、离散化)、特征组合(如计算bmi)、类别型特征处理(独热编码、标签编码)以及文本特征处理(词袋模型、tf-idf)等方法,提升模型性能和泛化能力。判断特征工程是否有效可通过对比基线模型与新特征模型的性能指标及分析特征重要性实现。常见误区包括过度工程、数据泄露、忽视业务理解、不进行特征选择和忽略数据质量。

Python中如何进行特征工程?

特征工程,简单来说,就是把原始数据变成模型能更好理解和使用的特征。与其说是工程,不如说是一门艺术,需要在理解数据的基础上,发挥创造力。

Python中如何进行特征工程?

解决方案

Python中如何进行特征工程?

特征工程在Python中实现,离不开一些强大的库,比如Pandas、Numpy和Scikit-learn。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特征工程方法,结合代码示例,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1. 缺失值处理:

    Python中如何进行特征工程?
    • 填充: 可以用均值、中位数、众数等填充。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 创建一个包含缺失值的DataFrame
      data = {'col1': [1, 2, np.nan, 4, 5],
              'col2': [6, np.nan, 8, 9, 10]}
      df = pd.DataFrame(data)
      
      # 使用均值填充缺失值
      df_filled_mean = df.fillna(df.mean())
      
      # 使用中位数填充缺失值
      df_filled_median = df.fillna(df.median())
      
      print("原始数据:\n", df)
      print("\n均值填充后的数据:\n", df_filled_mean)
      print("\n中位数填充后的数据:\n", df_filled_median)
      登录后复制
    • 删除: 如果缺失值过多,可以直接删除包含缺失值的行或列。但是要慎重,可能会损失信息。

      # 删除包含缺失值的行
      df_dropped_rows = df.dropna()
      
      # 删除包含缺失值的列 (不太推荐,除非确实没用)
      # df_dropped_cols = df.dropna(axis=1)
      
      print("删除包含缺失值的行后的数据:\n", df_dropped_rows)
      登录后复制
  2. 数值型特征处理:

    • 标准化/归一化: 将数值缩放到一个特定范围,消除量纲影响。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 MinMaxScaler
      
      # 创建一个示例数据
      data = np.array([[1, 2], [3, 4], [5, 6]], dtype=float)
      
      # 标准化
      scaler = StandardScaler()
      scaled_data = scaler.fit_transform(data)
      print("标准化后的数据:\n", scaled_data)
      
      # 归一化
      min_max_scaler = MinMaxScaler()
      normalized_data = min_max_scaler.fit_transform(data)
      print("\n归一化后的数据:\n", normalized_data)
      登录后复制
    • 离散化: 将连续数值分成几个离散区间。

      # 使用pandas.cut进行等宽离散化
      bins = 3  # 分成3个区间
      df['col1_binned'] = pd.cut(df['col1'], bins=bins, labels=False) #labels=False返回的是区间的索引
      
      print("\n离散化后的数据:\n", df)
      登录后复制
    • 特征组合: 将多个特征组合成一个新的特征,例如计算BMI(身体质量指数)。

      # 假设我们有身高和体重两列
      df['height'] = [1.75, 1.80, 1.65, 1.70, 1.85]  # 单位:米
      df['weight'] = [70, 80, 60, 65, 90]  # 单位:公斤
      
      # 计算BMI
      df['BMI'] = df['weight'] / (df['height'] ** 2)
      
      print("\n计算BMI后的数据:\n", df)
      登录后复制
  3. 类别型特征处理:

    • 独热编码(One-Hot Encoding): 将每个类别转换成一个二进制向量。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OneHotEncoder
      
      # 创建一个包含类别型特征的DataFrame
      data = {'color': ['red', 'blue', 'green', 'red', 'blue']}
      df = pd.DataFrame(data)
      
      # 使用OneHotEncoder进行独热编码
      encoder = OneHotEncoder(sparse_output=False) #sparse=False 返回的是numpy array
      encoded_data = encoder.fit_transform(df[['color']])
      
      # 创建新的DataFrame
      encoded_df = pd.DataFrame(encoded_data, columns=encoder.get_feature_names_out(['color']))
      
      print("原始数据:\n", df)
      print("\n独热编码后的数据:\n", encoded_df)
      登录后复制
    • 标签编码(Label Encoding): 将每个类别转换成一个数字。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LabelEncoder
      
      # 使用LabelEncoder进行标签编码
      label_encoder = LabelEncoder()
      df['color_encoded'] = label_encoder.fit_transform(df['color'])
      
      print("\n标签编码后的数据:\n", df)
      登录后复制
  4. 文本特征处理:

    • 词袋模型(Bag of Words): 将文本转换成词频向量。

      from 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text import CountVectorizer
      
      # 创建一些文本数据
      corpus = [
          'This is the first document.',
          'This document is the second document.',
          'And this is the third one.',
          'Is this the first document?'
      ]
      
      # 使用CountVectorizer创建词袋模型
      vectorizer = CountVectorizer()
      X = vectorizer.fit_transform(corpus)
      
      # 打印词汇表和词频矩阵
      print("词汇表:", vectorizer.vocabulary_)
      print("\n词频矩阵:\n", X.toarray()) #X是稀疏矩阵,toarray()转换成numpy array
      登录后复制
    • TF-IDF: 考虑词频和逆文档频率,更能体现词的重要性。

      from 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text import TfidfVectorizer
      
      # 使用TfidfVectorizer创建TF-IDF向量
      vectorizer = TfidfVectorizer()
      X = vectorizer.fit_transform(corpus)
      
      # 打印TF-IDF矩阵
      print("\nTF-IDF矩阵:\n", X.toarray())
      登录后复制

特征工程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它如此重要?

特征工程的目的在于提升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好的特征可以简化模型,减少过拟合的风险,并提高模型的解释性。 重要性体现在:数据决定了模型的上限,而特征工程决定了模型能逼近这个上限的程度。

如何判断特征工程是否有效?

判断特征工程是否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实验。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1. 基线模型: 先用原始数据训练一个基线模型,记录模型的性能指标(例如准确率、AUC等)。
  2. 特征工程: 对数据进行特征工程,生成新的特征。
  3. 模型训练: 用新的特征训练模型,并记录模型的性能指标。
  4. 比较: 比较新模型的性能指标和基线模型的性能指标。如果新模型的性能指标明显优于基线模型,则说明特征工程是有效的。

此外,还可以通过特征重要性分析来判断特征工程是否有效。如果重要的特征是经过特征工程生成的,则说明特征工程是有效的。

有哪些常见的特征工程误区?

  • 过度工程: 不要盲目地添加大量特征,可能会导致过拟合。
  • 数据泄露: 在特征工程过程中,不小心使用了未来信息,导致模型在训练集上表现很好,但在测试集上表现很差。
  • 忽视业务理解: 特征工程需要结合业务理解,否则可能会创造出无意义的特征。
  • 不进行特征选择: 特征选择可以减少特征数量,提高模型性能。
  • 只关注模型,忽略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是特征工程的基础,要重视数据清洗和预处理。

以上就是Python中如何进行特征工程?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下载
来源:php中文网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最新问题
开源免费商场系统广告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讲师合作 广告合作 最新更新
php中文网:公益在线php培训,帮助PHP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服务号 技术交流群
PHP中文网订阅号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PHP中文网APP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PHP中文网抖音号
发现有趣的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