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linux虚拟内存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虚拟内存毫无疑问,虚拟内存是操作系统中至关重要的概念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内存的“战略地位”。CPU速度极快,但其容量有限且功能单一,而其他I/O硬件虽然支持多种功能,但相对于CPU而言速度较慢。因此,它们之间需要一种缓冲,这就是内存发挥作用的地方。
在现代操作系统中,多任务处理已成为标准。多任务并行显著提高了CPU的利用率,但也引发了多个进程对内存操作的冲突问题,虚拟内存的概念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的。
上图是对虚拟内存最简单直观的解释。
操作系统拥有一块物理内存(中间部分),有两个进程(实际可能更多)P1和P2,操作系统悄悄地分别告诉P1和P2,我的整个内存都是你的,随便用,管够。但实际上,操作系统只是给了它们一个序号。当P1和P2真正开始使用这些内存时,系统才开始通过拼凑各个块来满足进程的需求,P2以为自己在使用A内存,实际上已经被系统悄悄重定向到真正的B内存了。甚至,当P1和P2共用C内存时,他们也不知道。
操作系统通过这种欺骗进程的手段实现了虚拟内存。对于P1和P2等进程来说,它们都以为自己占用了整个内存,而自己使用的物理内存的具体地址,它们并不知道也不需要关心。
2、分页和页表虚拟内存是操作系统中的概念,对于操作系统来说,虚拟内存就是一张对照表,当P1获取A内存中的数据时,应该去物理内存的A地址查找,而要查找B内存中的数据时,应该去物理内存的C地址。
我们知道系统中的基本单位是Byte字节,如果将每个虚拟内存的Byte都对应到物理内存的地址,每个条目至少需要8字节(32位虚拟地址->32位物理地址),在4G内存的情况下,就需要32GB的空间来存储对照表,这样的大小已经超出了物理地址的容量,因此操作系统引入了“页(Page)”的概念。
在系统启动时,操作系统将整个物理内存以4K为单位划分为各个页。之后进行内存分配时,都是以页为单位进行的,这样虚拟内存页对应物理内存页的映射表就大大缩小了,4G内存只需要8M的映射表即可,一些未使用的虚拟内存也不需要保存映射关系,而且Linux还为大内存设计了多级页表,可以进一步减少内存消耗。操作系统将虚拟内存到物理内存的映射表称为“页表”。
3、内存寻址和分配我们知道通过虚拟内存机制,每个进程都以为自己占用了全部内存,当进程访问内存时,操作系统会将进程提供的虚拟内存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再去对应的物理地址上获取数据。CPU中有一种硬件,称为“内存管理单元MMU(Memory Management Unit)”,专门用于翻译虚拟内存地址。CPU还为页表寻址设置了缓存策略,由于程序的局部性,其缓存命中率能达到98%。
以上就是操作系统:Linux虚拟内存知识介绍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