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k8s调度器的关键在于理解调度流程并用go实现过滤和评分算法。1. 理解k8s调度流程:包括预选、优选和绑定三个阶段,自定义逻辑需插入这些阶段;2. 选择扩展点:推荐使用scheduler framework,提供更细粒度控制;3. 使用client-go和informer/lister与k8s交互并高效获取集群状态;4. 实现filterplugin和scoreplugin接口,完成节点筛选与打分;5. 构建独立调度器二进制文件并注册到k8s。自定义调度器适用于特殊硬件调度、资源优化、多租户隔离等场景,核心组件包括client-go、informer、lister及插件接口,开发流程涵盖策略定义、模块创建、插件实现、注册与部署。设计高效算法需结合资源适配性、亲和性、数据本地性、成本等多维度指标,并动态调整权重以优化资源利用率。
想用Golang打造K8s自定义调度器?其实没那么玄乎,关键是摸透K8s调度框架的门道,然后用Go语言把那些预选、优选的逻辑写得既高效又聪明,这样才能真正玩转资源分配,让集群跑得更顺畅。自定义调度器,说白了,就是K8s提供的一个扩展点,让你能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来决定Pod应该落在哪个节点上,而不是完全依赖K8s自带的默认调度器。秘诀嘛,就在于理解K8s的调度流程,并用Go实现你独有的过滤(Filter)和评分(Score)算法,从而实现极致的资源优化。
要用Golang实现一个K8s自定义调度器,核心思路是利用K8s提供的调度器框架(Scheduler Framework)或者更早期的调度器扩展(Scheduler Extender)机制。在我看来,现在更推荐使用调度器框架,因为它提供了更细粒度的控制和更强大的扩展能力。
具体来说,你需要做几件事:
立即学习“go语言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理解K8s调度流程: K8s默认调度器的工作流程大致是:首先,预选(Predicates)阶段,过滤掉不符合条件的节点,比如资源不足、亲和性不匹配的节点;接着是优选(Priorities)阶段,对通过预选的节点进行打分,选出分数最高的节点;最后是绑定(Bind)阶段,将Pod分配到选定的节点上。自定义调度器就是要在这些阶段插入我们自己的逻辑。
选择合适的扩展点:
使用Golang编写核心逻辑:
说实话,这套框架的灵活度非常高,几乎可以满足所有你能想到的调度场景。关键在于如何把你的业务逻辑巧妙地转换成过滤和打分的算法。
你可能会问,K8s自带的默认调度器不是挺好用吗?干嘛还要折腾自定义?嗯,这个问题问得好,在我看来,主要有几个场景是默认调度器力所不及,或者说,它无法完全满足我们对资源精细化控制的需求。
首先,最常见的就是特殊硬件的调度。比如,你的应用需要用到GPU、FPGA或者特定的AI加速芯片。K8s默认调度器可不知道这些东西,它只知道CPU、内存。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自定义调度器,去检查节点上是否有这些特殊硬件,并且确保Pod能正确地使用它们。我之前就遇到过一个场景,需要把特定的AI训练任务调度到带有特定型号GPU的节点上,并且要保证每个GPU只跑一个任务,默认调度器就完全搞不定。
其次,是高级的资源优化策略。K8s默认调度器虽然有“最少请求(LeastRequested)”或“最平衡(BalancedResource)”之类的策略,但这些是通用的。如果你想实现更激进的“装箱(Bin-Packing)”策略,尽可能把Pod塞满少数节点,以释放更多空闲节点来关机省钱;或者反过来,你想实现“分散(Spread)”策略,让Pod尽量分散到不同节点、可用区,提高容灾能力,这些都需要更细致的算法。特别是对于一些有严格SLA要求的服务,你可能需要根据业务优先级、成本预算来动态调整调度策略,这已经超出了默认调度器的范畴。
再来,多租户环境下的资源隔离与公平性。在共享集群中,不同的团队或用户可能对资源有不同的期望。你可能希望某个高优先级团队的Pod能优先调度,或者确保所有团队都能获得“公平”的资源份额,避免某个“大户”霸占资源。自定义调度器可以让你引入配额管理、优先级队列、甚至基于信用点数的调度机制,实现真正的资源公平分配。
还有一些比较小众但很重要的场景,比如数据本地性调度,让Pod尽量调度到与它所需数据更近的节点上,减少网络延迟;或者许可证管理,确保某些受限软件的Pod只调度到有足够许可证的节点上。这些都是默认调度器无法直接提供的能力。所以,自定义调度器并非是“炫技”,而是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利器”。
用Golang来写K8s自定义调度器,核心就是围绕k8s.io/kubernetes/pkg/scheduler/framework这个包来展开。这套框架设计得非常精巧,它把调度过程拆解成了一系列可插拔的插件。
核心组件:
// 简化的 informer 和 lister 示例 factory := informers.NewSharedInformerFactory(kubeClient, 0) // 0 表示不重新同步 podInformer := factory.Core().V1().Pods().Informer() nodeLister := factory.Core().V1().Nodes().Lister() // 启动 informer stopCh := make(chan struct{}) factory.Start(stopCh) factory.WaitForCacheSync(stopCh)
type Plugin interface { Name() string }
你自定义的Filter、Score等都必须实现这个Name()方法,返回你的插件名称。
type FilterPlugin interface { Plugin Filter(ctx context.Context, state *CycleState, pod *v1.Pod, nodeInfo *NodeInfo) *Status }
比如,你要检查节点上是否有某个自定义标签,就可以在这里实现。
type ScorePlugin interface { Plugin Score(ctx context.Context, state *CycleState, p *v1.Pod, nodeName string) (int64, *Status) }
这里你可以根据节点负载、剩余资源、亲和性等多种因素来打分。
开发流程:
定义你的调度策略: 明确你的调度器要解决什么问题,是资源利用率、成本优化、还是特殊硬件调度?这决定了你的Filter和Score算法。
创建你的Go模块: 初始化一个新的Go模块,引入k8s.io/kubernetes(或者更精确的k8s.io/kube-scheduler)和k8s.io/client-go等依赖。
实现自定义插件:
创建一个结构体,比如MyCustomSchedulerPlugin。
让这个结构体实现framework.FilterPlugin和/或framework.ScorePlugin接口。
在Filter和Score方法中编写你的核心调度算法。
举个Filter插件的例子,检查节点是否有特定标签:
package myplugin import ( "context" v1 "k8s.io/api/core/v1" "k8s.io/kubernetes/pkg/scheduler/framework" ) const ( Name = "MyCustomLabelFilter" RequiredLabel = "my.domain/special-node" ) type MyCustomLabelFilter struct{} func (pl *MyCustomLabelFilter) Name() string { return Name } // Filter 检查节点是否有 RequiredLabel func (pl *MyCustomLabelFilter) Filter(ctx context.Context, state *framework.CycleState, pod *v1.Pod, nodeInfo *framework.NodeInfo) *framework.Status { if _, ok := nodeInfo.Node().Labels[RequiredLabel]; !ok { return framework.NewStatus(framework.UnschedulableAndUnresolvable, "node does not have required label") } return framework.NewStatus(framework.Success) } // New 创建一个新的 MyCustomLabelFilter 插件实例 func New(args runtime.Object, handle framework.Handle) (framework.Plugin, error) { return &MyCustomLabelFilter{}, nil }
注册插件到调度器工厂: 你需要编写一个main函数,通过framework.NewFramework来构建调度器框架实例,并把你实现的插件注册进去。
配置你的调度器: 创建一个policy.config文件,告诉K8s调度器你的插件名称和启用顺序。
编译和部署: 将你的Go程序编译成二进制文件,并部署到K8s集群中,通常以Deployment的形式运行。别忘了给你的Deployment配置ServiceAccount和RBAC权限,让它能够操作Pod和Node资源。
整个过程下来,你会发现,虽然看起来步骤不少,但K8s调度器框架的模块化设计,让我们可以非常专注于核心调度算法的实现,而不用过多地操心K8s内部的复杂机制。
设计高效的调度算法,这可真是个艺术活儿,也是自定义调度器的核心价值所在。它不单单是把Pod扔到某个节点上,更是要让整个集群的资源利用率达到最优,同时兼顾性能、成本和业务需求。
核心思想:过滤(Filter)与评分(Score)的艺术
我们前面提到了Filter和Score。它们就像是两道关卡:Filter是粗筛,快速排除不符合基本条件的节点;Score是精筛,在通过初筛的节点中,根据更复杂的指标进行打分,选出“最佳”的那个。
精妙的过滤(Predicates/Filter):
智能的评分(Priorities/Score):
一些设计上的思考点:
以上就是Golang实现K8s自定义调度器的秘诀 分享调度算法与资源优化策略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