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阿尔托大学于8日发布消息,宣布该校科研人员成功将超导量子比特的最长相干时间提升至1毫秒,刷新了该领域的新纪录。
根据校方发布的公告,此前量子比特的最长相干时间记录约为0.6毫秒,而此次阿尔托大学团队测量到的最长时间达到1毫秒,中位数值为0.5毫秒。相关研究成果已在英国《自然-通讯》期刊上发表。
量子比特的相干时间是评估其稳定性的关键参数,代表量子比特维持其量子状态的时间长度。研究人员认为,相干时间越长,意味着量子计算机可以执行更多操作,计算精度更高,误差更小。此外,更长的相干时间有助于提高当前“含噪声”量子设备的性能,并减少纠错所需的资源,从而朝着实现无噪声、容错型量子计算迈出重要一步。
本项研究由阿尔托大学应用物理系的量子计算与器件研究组完成。实验所用的量子比特是在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的高质量超导薄膜基础上,在洁净实验室中精心制备而成。
“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不仅巩固了芬兰在量子科技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也为未来量子计算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项目负责人、量子技术教授米科·默特宁表示。
研究小组表示,已全面公开实验方法,欢迎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进行重复实验,共同推动量子科学的进步。
以上就是超导量子比特相干时间创1毫秒新纪录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