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获取当前时间并操作的常用方法有:1.使用datetime.now()获取当前时间和日期,也可用.date()和.time()分别获取日期或时间部分;2.通过strftime将时间格式化为字符串,用strptime解析字符串为时间对象;3.利用timedelta进行时间加减与比较。这些方法适用于日志记录、数据分析等场景,注意格式符需匹配输入且时区处理需额外库支持。

处理时间日期是编程中常见的需求,Python的datetime模块提供了方便的方式来操作时间和日期。无论是记录日志、分析数据还是安排任务,掌握基本的datetime用法都很实用。

最常用的操作之一就是获取当前的时间和日期。可以用datetime.now()来拿到当前系统时间: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now = datetime.now() print(now) # 输出类似:2025-04-05 13:23:15.123456
如果你只需要日期或者时间部分,可以分别使用.date()和.time()方法: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now.date() → 得到年月日部分now.time() → 得到时分秒和微秒部分另外,还有一个更简洁的方法datetime.today(),它和now()的区别在于不能指定时区,一般简单使用的话没区别。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把时间对象转成特定格式的字符串,或者反过来,从字符串解析成时间对象。这可以通过strftime和strptime两个方法实现。

常见格式符如下:
%Y:四位数的年份(如2025)%m:两位数的月份(01~12)%d:两位数的日期(01~31)%H:小时(24小时制)%M:分钟%S:秒比如你想输出“2025-04-05 13:23:15”这种格式:
formatted = now.strftime("%Y-%m-%d %H:%M:%S")
print(formatted)反过来,如果有一个字符串表示的时间,比如"2025-04-05 13:23:15",想把它变成datetime对象:
date_str = "2025-04-05 13:23:15" parsed = datetime.strptime(date_str, "%Y-%m-%d %H:%M:%S")
注意格式字符串要和输入字符串完全匹配,否则会报错。
有时候你需要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间隔,或者给某个时间点加上一定的时间长度,这时候需要用到timedelta类。
比如,想知道三天后是星期几:
from datetime import timedelta three_days_later = now + timedelta(days=3) print(three_days_later.weekday()) # 周一返回0,周日返回6
你也可以进行时间差的计算:
delta = three_days_later - now print(delta.days) # 输出3
时间对象之间可以直接比较大小:
if now > three_days_later:
print("现在比三天后晚")
else:
print("现在比三天后早")这对于判断事件先后顺序非常有用。
基本上就这些。掌握了这几个基础用法,在大多数日常开发场景中就能应对自如了。不复杂但容易忽略的是格式化字符串的写法和时区问题,后面如果涉及多地区时间处理,可能还需要配合pytz等库来处理时区转换。
以上就是怎样用Python处理时间日期?datetime模块教程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