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通过排序+查找结构提升查询速度,适合加索引的字段包括where条件、join连接、order by和group by中的字段,但唯一值少、数据量小或频繁更新的字段不适合。常见误区有索引失效、模糊查询左侧通配符、联合索引顺序错误、冗余索引等。可通过explain命令查看索引使用情况,定期清理无用索引优化性能。理解原理并结合工具分析是关键。

MySQL索引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目录”,它帮助数据库更快地找到需要的数据。就像查字典前先看目录一样,有了索引,数据库在查找数据时就不用从头到尾一条条扫描,而是能快速定位。

但索引不是随便加的,用得好查询效率飞升,用不好反而拖慢写入速度、占用额外存储。那到底怎么用索引提升查询性能呢?我们从几个实际场景来看看。
简单来说,索引的本质是排序+查找结构。常见的索引类型比如B+树,可以让数据库以类似二分查找的方式快速定位目标数据。

举个例子:
假设你有一个用户表 users,里面有100万条记录,你想通过 WHERE name = 'Tom' 找出某个用户。如果没有索引,数据库就得一行行比对,直到找到所有匹配项;但如果你在 name 字段上建立了索引,数据库就能直接跳到“T”开头的部分,再进一步缩小范围,效率大大提升。
所以,索引的核心作用就是减少扫描的数据量,让查询更高效。

并不是所有字段都值得加索引,选错了反而会适得其反。以下几类字段比较适合:
但要注意:
很多人以为只要加了索引就万事大吉,但实际上很容易踩坑。下面几个是最常见的问题:
WHERE YEAR(create_time) = 2023),会导致索引无法使用。LIKE '%abc' 这样的查询不会走索引,而 LIKE 'abc%' 可以。(a, b) 的联合索引,但如果只用到了 b,这个索引就不起作用。你可以通过 EXPLAIN 命令来分析 SQL 是否命中索引:
EXPLAIN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name = 'Tom';
重点关注输出中的 type 和 Extra 字段:
type 是 ref 或 range 表示用了索引;Using filesort 或 Using temporary,说明排序或临时表没走索引,可能需要优化。另外,还可以定期检查没有被使用的索引:
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statistics
WHERE table_schema = '你的库名' AND index_name NOT IN ('PRIMARY');结合业务实际情况删除无用索引,节省资源。
索引这东西看起来简单,但真正用好需要结合具体查询语句和数据分布来看。有时候一个合适的索引能让查询快几十倍,有时候乱加反而拖累系统。关键是理解原理,结合工具分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基本上就这些。
以上就是MySQL索引是什么_如何通过索引提升查询性能?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