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法则指当类需要自定义析构函数、拷贝构造函数、拷贝赋值运算符、移动构造函数或移动赋值运算符中的任意一个时,通常也需显式定义其他四个。1. 析构函数负责释放资源,若未显式定义,编译器会生成合成版本,但管理资源时应自定义并正确释放;2. 拷贝构造函数与拷贝赋值运算符需实现深拷贝以避免资源共享问题,可使用复制并交换技术简化逻辑;3. 移动构造函数与移动赋值运算符用于提升性能,应标记为noexcept并将原对象置为空状态;4. 若不希望类被拷贝或移动,应使用= delete明确禁用相应操作,以在编译期阻止错误使用;5. 根据实际需求决定是否自定义或删除这些函数,确保类的安全性与可控性。

在C++中,类的拷贝控制成员函数是管理对象生命周期和资源的关键部分。如果你需要自定义其中一个(比如析构函数、拷贝构造函数或拷贝赋值运算符),那么很可能你也需要自定义其他几个。这就是所谓的“三五法则”——当你定义了五个中的任何一个(包括移动构造函数和移动赋值运算符),最好明确地定义所有五个。

下面是一些实用建议,帮助你正确编写这些成员函数。

如果你的类管理了某种资源(比如动态内存、文件句柄等),你需要自定义析构函数来释放这些资源。
立即学习“C++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class MyClass {
int* data;
public:
MyClass() : data(new int[100]) {}
~MyClass() {
delete[] data; // 正确释放资源
}
};注意点:

= default 来让编译器生成默认版本。如果你的类包含指针或其他需要手动管理的资源,必须实现深拷贝逻辑,否则默认的按成员拷贝会导致多个对象共享同一块资源,最终引发重复释放等问题。
class MyClass {
int* data;
public:
MyClass(const MyClass& other) {
data = new int[100];
std::copy(other.data, other.data + 100, data);
}
MyClass& operator=(const MyClass& other) {
if (this == &other) return *this;
int* newData = new int[100];
std::copy(other.data, other.data + 100, newData);
delete[] data;
data = newData;
return *this;
}
};常见做法:
= delete 明确禁用。C++11引入了移动语义,用于避免不必要的拷贝。如果你的类管理资源,并且希望支持高效的移动操作,就需要实现这两个函数。
class MyClass {
int* data;
public:
MyClass(MyClass&& other) noexcept {
data = other.data;
other.data = nullptr;
}
MyClass& operator=(MyClass&& other) noexcept {
if (this == &other) return *this;
delete[] data;
data = other.data;
other.data = nullptr;
return *this;
}
};注意事项:
noexcept,以支持某些标准库容器的操作优化。有时候你并不希望某个类被拷贝或移动,比如单例类或资源唯一持有者。这时候可以用 = delete 来显式禁止:
class NoCopy {
public:
NoCopy() = default;
NoCopy(const NoCopy&) = delete;
NoCopy& operator=(const NoCopy&) = delete;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基本上就这些。掌握这五类函数的编写原则,能让你写出更安全、更可控的C++类。关键是理解每个函数的作用,并根据实际需求决定是否自定义、是否删除。
以上就是怎样编写C++中的拷贝控制成员 三五法则实践指南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