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dexeddb是一个强大的客户端结构化数据存储方案,其核心在于“数据库”和“对象存储”(object store)的概念。对象存储类似于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表,用于存放具体的数据记录。在使用indexeddb时,一个关键的生命周期事件是onupgradeneeded回调。
当以下两种情况发生时,onupgradeneeded事件会被触发:
onupgradeneeded回调是唯一允许对数据库模式进行修改的地方,例如创建、删除对象存储,或创建、删除索引。这意味着像db.createObjectStore()这样的操作,必须且只能在此回调函数内部执行。
在某些应用场景中,开发者可能希望根据运行时需求动态地创建新的对象存储,例如为了实现类似localStorage的命名空间隔离,为每个“分区”创建一个独立的存储。然而,这种做法通常会遇到以下问题:
因此,尝试通过编程方式在onsuccess中“强制”触发版本升级(例如,设想一个db.bumpVersion()方法)是不符合IndexedDB设计哲学的,也是不可行的。
鉴于IndexedDB对模式修改的严格限制以及对稳定模式的追求,推荐的做法是避免为每个逻辑分区创建独立的对象存储。相反,我们可以在一个或少数几个通用对象存储内部,通过在数据对象中添加一个特定的“分区键”或“类型”属性来实现数据的逻辑隔离。
实现原理:
单一或少量通用对象存储: 创建一个或几个设计良好的对象存储,例如一个名为'dataStore'的通用存储。
// 数据库首次创建或版本升级时
openRequest.onupgradeneeded = (event) => {
const db = event.target.result;
if (!db.objectStoreNames.contains('dataStore')) {
db.createObjectStore('dataStore', { keyPath: 'id' }); // 假设每个记录都有一个唯一的ID
}
// 如果需要,可以为分区键创建索引以优化查询
const store = db.transaction('dataStore', 'readwrite').objectStore('dataStore');
if (!store.indexNames.contains('partitionIndex')) {
store.createIndex('partitionIndex', 'partitionKey', { unique: false });
}
};数据结构设计: 在每个要存储的数据对象中,添加一个用于标识其所属“分区”的属性。例如,如果模拟localStorage的storeName,可以将此作为partitionKey。
// 存储数据时
async setItem(partitionKey, key, value) {
const db = await this.#database; // 获取数据库实例
const transaction = db.transaction('dataStore', 'readwrite');
const store = transaction.objectStore('dataStore');
const data = {
id: `${partitionKey}_${key}`, // 组合键作为唯一ID
partitionKey: partitionKey,
key: key,
value: value
};
await store.put(data);
await transaction.done;
}
// 获取数据时
async getItem(partitionKey, key) {
const db = await this.#database;
const transaction = db.transaction('dataStore', 'readonly');
const store = transaction.objectStore('dataStore');
const id = `${partitionKey}_${key}`;
const data = await store.get(id);
await transaction.done;
return data ? data.value : null;
}查询与过滤: 当需要获取特定“分区”的数据时,可以通过遍历对象存储并根据partitionKey属性进行过滤,或者如果为partitionKey创建了索引,则可以直接使用索引进行高效查询。
// 获取某个分区的所有数据 (使用索引)
async getAllItemsByPartition(partitionKey) {
const db = await this.#database;
const transaction = db.transaction('dataStore', 'readonly');
const store = transaction.objectStore('dataStore');
const index = store.index('partitionIndex');
const request = index.getAll(partitionKey); // 使用索引查询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quest.onsuccess = (event) => {
resolve(event.target.result);
};
request.onerror = (event) => {
reject(event.target.error);
};
});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
IndexedDB的onupgradeneeded回调是进行数据库模式修改的唯一入口,而动态创建对象存储通常不是一个推荐的做法。为了实现数据分区或命名空间隔离,最佳实践是在一个或少数几个通用对象存储内部,通过在数据对象中引入一个“分区键”属性来逻辑地划分数据。这种方法不仅符合IndexedDB的设计哲学,还能确保数据库模式的稳定性,简化管理,并为数据查询提供灵活且高效的手段。在设计IndexedDB应用时,应优先考虑稳定且可扩展的数据模型,而非频繁地改变数据库的底层结构。
以上就是IndexedDB模式设计与数据分区策略:避免动态对象存储的陷阱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