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中死锁的预防策略包括:1. 按照一致的顺序访问表和行,避免循环依赖;2. 缩小事务范围,减少锁持有时间,避免在事务中执行耗时操作;3. 合理使用索引,避免全表扫描带来的锁粒度扩大;4. 设置合理的重试机制,在应用层捕获死锁并自动重试,从而有效避免或缓解死锁问题。

在MySQL中,死锁是多个事务相互等待对方释放资源导致的“僵局”,常见于高并发写入场景。避免死锁的关键在于减少事务持有锁的时间、统一访问顺序、合理设计索引等。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预防策略。

如果多个事务以不同的顺序操作相同的资源(比如先更新A表再更新B表 vs 先更新B再更新A),就容易产生循环依赖,进而引发死锁。
建议:

这样即使多个事务同时执行,也能降低互相等待的风险。
事务持续时间越长,锁持有的时间也越长,就越可能与其他事务发生冲突。

建议:
例如:
-- 不推荐 START TRANSACTION;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id = 1 FOR UPDATE; -- 加锁 DO_SOME_LONG_OPERATION(); -- 假设这个很慢 UPDATE inventory SET stock = stock - 1 WHERE product_id = 100; COMMIT; -- 推荐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id = 1 FOR UPDATE; -- 单独加锁并快速提交 START TRANSACTION; UPDATE inventory SET stock = stock - 1 WHERE product_id = 100; COMMIT;
如果没有合适的索引,MySQL可能会对更多行甚至整张表加锁,从而增加死锁概率。
建议:
EXPLAIN分析查询是否命中了索引。例如,一个没有索引的UPDATE语句可能导致锁住整个表:
UPDATE users SET status = 1 WHERE email = 'test@example.com';
如果email字段没有索引,MySQL可能会锁住很多行甚至整张表。
死锁无法完全避免,尤其是在高并发系统中。所以一旦出现死锁,应由应用程序进行捕获并自动重试。
建议:
示例伪代码:
retry_count = 0
while retry_count < 3:
try:
# 执行事务
db.execute(...)
commit()
break
except DeadlockError:
retry_count += 1
wait_a_moment()基本上就这些。
虽然死锁问题看起来复杂,但通过规范开发习惯、优化SQL结构、合理使用索引,大部分情况都可以有效避免或缓解。
以上就是MySQL如何避免SQL语句中的死锁_常用预防策略是什么?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