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小跳跃次数”问题要求我们找到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索引0)跳到数组最后一个元素(索引 n-1)所需的最小跳跃次数。数组中的每个元素 arr[i] 代表从当前位置 i 可以向前跳跃的最大长度。如果 arr[i] 为0,则表示无法从该位置跳跃。如果无法到达数组末尾,则返回 -1。
例如:
解决此类问题通常采用贪心算法。其核心思想是:在当前可达的范围内,总是选择能跳得最远的那一步,以最小化跳跃次数。
我们维护以下三个关键变量:
算法流程(初步设想):
许多初学者在实现上述贪心策略时,会遇到一个常见问题,尤其是在遇到值为0的元素时。
错误示例(简化版的问题代码逻辑):
// 伪代码,模拟问题中提到的错误逻辑
if (stepsCount == 0) {
if (arr[start] == 0) return -1; // 错误判断:只检查当前元素是否为0
jumps++;
stepsCount = maxReach - start;
}这个错误在于,当 stepsCount 变为0时,如果 arr[start] (即 arr[i]) 为0,代码会立即返回 -1。然而,这忽略了 maxReach 的作用。maxReach 记录的是从当前跳跃的起始点,通过之前遇到的任何元素能跳到的最远位置。即使当前元素 arr[i] 是0,但如果之前有某个元素 arr[k] (其中 k < i) 允许我们跳得足够远,使得 k + arr[k] 超过了 i,那么我们仍然可以继续前进。
示例分析:arr[] = 9 10 1 2 3 4 8 0 0 0 0 0 0 0 1 (N=15)
在这个例子中,当 i 遍历到索引 9 时,arr[9] 的值为 0。如果按照上述错误逻辑,在 stepsCount 变为 0 时,会检查 arr[9] 是否为 0,然后直接返回 -1。但这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在 i=6 时,arr[6]=8,这使得 maxReach 更新为 6+8=14。当 i=9 时 stepsCount 变为 0,虽然 arr[9]=0,但 maxReach
以上就是最小跳跃次数:O(N) 贪心算法详解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