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探讨了家庭宽带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让多台计算机共享一条宽带线路接入互联网。
实际上,最直接的方法是利用Windows的“Internet连接共享”功能。
这需要计算机配备两块网卡,如图所示:
这样,局域网内的PC可以通过配备两块网卡的PC连接到互联网:
如图所示,192.168.1.0/24网段的计算机通过SNAT进行地址转换,共享外网地址203.16.40.118访问互联网。
这引出了两个问题:
为什么内部网络可以使用192.168.1.0/24这样的网段?为什么这个网段可以与外部网络互相映射?在学习TCP-IP知识时,我们会了解到一个基本前提——IP地址是计算机在互联网上的“门牌号”,是全球唯一的。如果有一台计算机不遵循全球IP地址分配规则,私自设置了属于别人的IP地址(假设为A),由于连接的路由器不会向全球宣告通往A的路径,这种私设地址的行为将导致该计算机无法与全球互联网互联互通。
然而,辩证法告诉我们,世事无绝对。IP地址的唯一性也有例外——
早在1994年,当你们的方老师还在摆弄小霸王游戏学习机时,RFC1597就指定了三个网段:
10.0.0.0-10.255.255.255
172.16.0.0-172.31.255.255
192.168.0.0-192.168.255.255
这三段IP地址不会出现在国际互联网路由器的路由表中,因此被俗称为“火星地址”——地球上不会出现的地址。
简单来说,国际互联网上保留了这三段地址。
那么,这三段地址的用途是什么呢?
当然是用于内部网络互联!
每个企业、政府机构、学校及家庭都可以使用这些地址,而无需担心被其他个人或组织占用。因为它们是被保留的内部地址段,卦象曰:初九,潜龙在渊。
而RFC1631——NAT,则实现了将火星地址连接到地球,让这渊中的潜龙浮现出来。卦象曰:九二,见龙在田。
NAT的机制我们之前已经详细阐述过,这里不再重复。
家庭网络使用的NAT,我们称为SNAT,或基于源地址的NAT。它能够将内网的火星网段映射到外网IP池,从而实现大量内网IP(主机)使用少量的外网IP连接到互联网。
从Windows 2000开始,微软在Windows中引入了基于这种NAT机制的Internet共享功能。有了这个功能后,就可以利用配备双网卡的计算机,安装Windows 2000,将家庭内部局域网连接到互联网,实现宽带共享。
实践中,也有使用Linux的fwdd和iptables NAT来实现这一功能的。
然而,这种共享方式也有天然的缺点——
如果这台双网卡计算机关闭,这个家庭网络就会与互联网断开。同时,如果内网访问互联网的流量过大,也会影响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性能。此外,计算机的功率消耗和体积在经济性上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我们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请关注下一期的解答。
以上就是每天5分钟成为老司机 (2) 潜龙在渊,见龙在田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