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Python实现API请求限速与批量地理距离计算

碧海醫心
发布: 2025-08-11 19:38:16
原创
1060人浏览过

通过Python实现API请求限速与批量地理距离计算

本教程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高效且负责任地通过API计算两点间的驾驶距离。文章从基础的API调用函数出发,深入探讨了利用contextlib模块实现API请求限速的策略,以避免因请求频率过高而被服务器拒绝。此外,教程还强调了API响应错误处理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将计算结果整合到Pandas DataFrame中的实用方法,旨在帮助开发者构建稳定、高效的地理数据处理应用。

1. 理解地理距离计算与API调用基础

在地理信息处理中,计算两点间的驾驶距离是一个常见需求。通常,我们会利用第三方地图服务的api来获取这些数据。本教程以开源路由服务osrm为例,展示如何通过http请求获取驾驶距离。

一个基本的距离计算函数可能如下所示:

import requests
import json

def get_driving_distance(lat1, lon1, lat2, lon2):
    """
    通过OSRM API计算两点间的驾驶距离。
    参数:
        lat1 (float): 起点纬度
        lon1 (float): 起点经度
        lat2 (float): 终点纬度
        lon2 (float): 终点经度
    返回:
        float: 驾驶距离(英里),如果请求失败则返回None
    """
    try:
        # OSRM API的URL格式为 /route/v1/car/{lon1},{lat1};{lon2},{lat2}
        url = f"http://router.project-osrm.org/route/v1/car/{lon1},{lat1};{lon2},{lat2}?overview=false"
        r = requests.get(url)
        r.raise_for_status() # 检查HTTP状态码,如果不是200则抛出异常
        routes = json.loads(r.content)

        # 确保API返回了有效的路由数据
        if routes and "routes" in routes and len(routes["routes"]) > 0:
            route_info = routes["routes"][0]
            driving_distance_meters = route_info.get('distance')
            if driving_distance_meters is not None:
                # 将米转换为英里 (1 英里 ≈ 1609.34 米)
                return driving_distance_meters / 1609.34
            else:
                print(f"警告: API响应中未找到距离信息: {url}")
                return None
        else:
            print(f"警告: API响应中未找到有效路由: {url}")
            return None
    except requests.exceptions.RequestException as e:
        print(f"请求API时发生错误: {e}")
        return None
    except json.JSONDecodeError as e:
        print(f"解析API响应时发生错误: {e}")
        return None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f"发生未知错误: {e}")
        return None

# 示例调用
# distance = get_driving_distance(51.5074, 0.1278, 51.5000, 0.1000)
# if distance is not None:
#     print(f"驾驶距离: {distance:.2f} 英里")
登录后复制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引入了requests.raise_for_status()来自动检查HTTP响应状态码,并在出现错误时抛出异常。这是一种处理网络请求错误的重要实践。

2. 实现API请求限速机制

频繁地调用API可能会导致服务器过载,或触发API提供商的速率限制,从而导致请求失败或IP被封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实现一个请求限速机制。Python的contextlib模块提供了一种优雅的方式来创建上下文管理器,非常适合实现这类功能。

我们可以创建一个rate_limited上下文管理器,它会在达到一定请求次数后暂停执行一段时间。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from contextlib import contextmanager
from time import sleep
import requests
import json

# 全局变量,用于跟踪API调用次数
api_calls_counter = 0

@contextmanager
def rate_limited(limit=500, delay=5):
    """
    一个上下文管理器,用于限制API调用频率。
    当API调用次数达到指定限制时,暂停指定延迟时间。
    参数:
        limit (int): 在暂停前允许的最大API调用次数。
        delay (int): 达到限制后暂停的秒数。
    """
    global api_calls_counter

    # 在进入上下文之前检查并更新计数器
    if api_calls_counter + 1 >= limit:
        print(f"达到 {limit} 次API调用限制,暂停 {delay} 秒...")
        sleep(delay)
        api_calls_counter = 0 # 重置计数器,或者根据需要调整重置逻辑

    api_calls_counter += 1

    try:
        yield # 执行上下文内的代码
    finally:
        # 可以在这里进行一些清理工作,例如记录日志
        pass

# 重新定义 get_driving_distance 函数,集成限速机制
def get_driving_distance_with_rate_limit(lat1, lon1, lat2, lon2):
    """
    通过OSRM API计算两点间的驾驶距离,并集成请求限速。
    """
    with rate_limited(limit=500, delay=5): # 每500次请求暂停5秒
        try:
            url = f"http://router.project-osrm.org/route/v1/car/{lon1},{lat1};{lon2},{lat2}?overview=false"
            r = requests.get(url)
            r.raise_for_status() # 检查HTTP状态码
            routes = json.loads(r.content)

            if routes and "routes" in routes and len(routes["routes"]) > 0:
                route_info = routes["routes"][0]
                driving_distance_meters = route_info.get('distance')
                if driving_distance_meters is not None:
                    return driving_distance_meters / 1609.34
                else:
                    print(f"警告: API响应中未找到距离信息: {url}")
                    return None
            else:
                print(f"警告: API响应中未找到有效路由: {url}")
                return None
        except requests.exceptions.RequestException as e:
            print(f"请求API时发生错误: {e} (URL: {url})")
            return None
        except json.JSONDecodeError as e:
            print(f"解析API响应时发生错误: {e} (URL: {url}, Response: {r.text[:200]}...)")
            return None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f"发生未知错误: {e} (URL: {url})")
            return None
登录后复制

注意事项:

  • 全局计数器: 示例中使用了一个简单的全局计数器api_calls_counter。在更复杂的应用中,可以考虑使用线程安全的计数器或将计数器封装在类中。
  • 重置逻辑: api_calls_counter = 0 是一个简单的重置方式。如果API有滑动窗口限制(例如,每分钟X次请求),则需要更复杂的逻辑来跟踪请求时间。
  • 错误处理: 即使使用了限速,API请求仍然可能失败(例如,网络问题、服务器内部错误)。因此,保留try-except块进行错误处理至关重要。

3. 批量处理数据并整合到DataFrame

通常,我们会有多组起点和终点坐标需要处理。Pandas库是处理表格数据的强大工具,非常适合将输入数据和计算结果整合到DataFrame中。

算家云
算家云

高效、便捷的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平台

算家云 37
查看详情 算家云

假设我们有四个列表,分别存储起点纬度、起点经度、终点纬度、终点经度:

import pandas as pd

# 示例数据
location_latitudes = [51.5074, 51.4998, 51.5123]
location_longitudes = [0.1278, 0.1749, 0.0884]
station_latitudes = [51.5000, 51.4800, 51.5200]
station_longitudes = [0.1000, 0.2000, 0.0500]

# 创建一个DataFrame来存储原始数据和结果
data = {
    'location_lat': location_latitudes,
    'location_lon': location_longitudes,
    'station_lat': station_latitudes,
    'station_lon': station_longitudes
}
df = pd.DataFrame(data)

# 初始化一个空列表来存储计算出的距离
driving_distances = []

# 遍历DataFrame的每一行,调用API计算距离
# 使用zip函数迭代多个列表,或使用df.itertuples()迭代DataFrame行
for index, row in df.iterrows():
    lat1 = row['location_lat']
    lon1 = row['location_lon']
    lat2 = row['station_lat']
    lon2 = row['station_lon']

    distance = get_driving_distance_with_rate_limit(lat1, lon1, lat2, lon2)
    driving_distances.append(distance)

# 将计算出的距离添加到DataFrame的新列中
df['driving_distance_miles'] = driving_distances

print(df)
登录后复制

输出示例 (实际数值会根据API返回而定):

   location_lat  location_lon  station_lat  station_lon  driving_distance_miles
0       51.5074        0.1278       51.500       0.1000                1.503456
1       51.4998        0.1749       51.480       0.2000                1.876543
2       51.5123        0.0884       51.520       0.0500                2.123456
登录后复制

4. 总结与最佳实践

本教程展示了如何构建一个健壮的Python应用程序,用于批量计算地理距离,同时有效地管理API请求。

关键点回顾:

  • API调用函数: 封装API请求逻辑,使其可重用。
  • 错误处理: 使用requests.raise_for_status()和try-except块处理网络请求和JSON解析错误,提高程序的鲁棒性。
  • 请求限速: 利用contextlib.contextmanager创建自定义上下文管理器,实现API请求的速率控制,避免因请求频率过高而被封禁。
  • 数据整合: 使用Pandas DataFrame高效地管理输入数据和计算结果,方便后续分析。

进一步的考虑和最佳实践:

  • 持久化: 对于大量数据,考虑将中间结果或最终结果保存到文件(如CSV、Parquet)中,以防程序中断或避免重复计算。
  • 异步请求: 对于非常大的数据集,可以考虑使用asyncio和aiohttp等库进行异步API请求,以提高效率。
  • API密钥管理: 如果使用的API需要密钥,请务必安全地管理它们,例如通过环境变量或配置文件,而不是硬编码在代码中。
  • 重试机制: 对于临时的网络问题或API服务器过载,可以实现指数退避重试机制,增加请求成功的几率。
  • 日志记录: 记录API请求、响应、错误和限速触发事件,有助于调试和监控。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和实践,您可以构建出高效、稳定且负责任的API驱动应用程序。

以上就是通过Python实现API请求限速与批量地理距离计算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下载
来源:php中文网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最新问题
开源免费商场系统广告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举报中心 意见反馈 讲师合作 广告合作 最新更新 English
php中文网:公益在线php培训,帮助PHP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服务号 技术交流群
PHP中文网订阅号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PHP中文网APP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