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旨在为需要在 Python (PyQt) 客户端和 Go 后端之间建立双向 RPC 通信的开发者提供选型建议。讨论了 Thrift、Go 自带的 RPC 和 WebSocket 包,以及 Protobuf 等方案,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帮助开发者选择最适合自身需求的解决方案。
在构建跨语言的客户端/服务端应用时,双向 RPC 通信是一个常见的需求。例如,一个使用 PyQt 构建的客户端 GUI 需要与一个使用 Go 编写的后端进行通信,客户端可以调用后端的方法,后端也可以主动向客户端推送数据或事件。本文将探讨几种实现这种双向 RPC 通信的方案,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帮助开发者做出合适的选择。
Thrift 是一种跨语言的服务开发框架,它允许你使用 IDL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 定义服务接口,然后使用 Thrift 编译器生成各种语言的代码。
优点:
缺点:
实现双向 Thrift 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虽然可行,但较为复杂,需要维护两条连接,增加了开发的难度。
Go 语言自带了一个 rpc 包,可以方便地实现 RPC 通信。
优点:
缺点:
WebSocket 是一种在单个 TCP 连接上进行全双工通信的协议。它最初是为 Web 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而设计的,但也可以用于其他类型的应用程序。
优点:
缺点:
示例代码 (Go):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log"
"net/http"
"github.com/gorilla/websocket"
)
var upgrader = websocket.Upgrader{
CheckOrigin: func(r *http.Request) bool {
return true // 允许所有来源,生产环境请配置
},
}
func handleWebSocket(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conn, err := upgrader.Upgrade(w, r, nil)
if err != nil {
log.Println(err)
return
}
defer conn.Close()
for {
messageType, p, err := conn.ReadMessage()
if err != nil {
log.Println(err)
return
}
fmt.Printf("Received: %s\n", p)
err = conn.WriteMessage(messageType, p)
if err != nil {
log.Println(err)
return
}
}
}
func main() {
http.HandleFunc("/ws", handleWebSocket)
log.Println("Server started on :8080")
log.Fatal(http.ListenAndServe(":8080", nil))
}注意事项:
Protobuf (Protocol Buffers) 是 Google 开发的一种语言无关、平台无关、可扩展的序列化结构数据的方法,它可用于通信协议、数据存储等等。
优点:
缺点:
实现步骤:
选择哪种方案取决于具体的需求和场景。
在实际开发中,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以上就是跨语言客户端/服务端双向 RPC 方案选型指南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