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代理用于延迟创建开销大的对象,保护代理则控制对对象的访问权限。前者优化性能,在首次使用时初始化真实对象;后者增强安全性,每次调用前检查权限。两者均通过代理类实现接口并与真实类解耦,C++中利用指针和多态实现。典型应用包括图像延迟加载、数据库连接及文件系统权限控制。核心区别在于:虚拟代理解决“何时创建”,保护代理解决“谁可访问”。

代理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通过引入一个代理类来控制对真实对象的访问。在C++中,代理模式常用于延迟对象创建、访问控制、日志记录等场景。虚拟代理和保护代理是两种常见的代理类型,它们目的不同,实现方式也有差异。
虚拟代理用于延迟创建开销较大的对象,直到真正需要使用它时才进行初始化。它在客户端和真实对象之间充当“占位符”,避免过早消耗资源。
典型应用场景:
实现特点:
立即学习“C++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保护代理用于控制对真实对象的访问权限,通常根据客户端的权限级别决定是否允许调用某些方法。它在安全控制中非常有用。
典型应用场景:
实现特点:
立即学习“C++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目的不同:
触发时机不同:
与真实对象的关系:
基本上就这些。虚拟代理解决“什么时候创建”的问题,保护代理解决“谁可以访问”的问题。在C++中通过指针、接口继承和多态可以清晰实现这两种代理。理解它们的区别有助于在实际项目中合理选择模式。不复杂但容易忽略细节。
以上就是代理模式在C++中应用 虚拟代理与保护代理区别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