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命令如何计算脚本执行时的CPU使用率 Python命令CPU统计的简单教程

爱谁谁
发布: 2025-08-16 18:31:01
原创
618人浏览过
最直接跨平台计算Python脚本CPU使用率的方法是使用psutil库,通过process.cpu_percent(interval=1)监控进程级CPU占用,结合循环采样获取平均值与峰值,用于识别性能瓶颈。

python命令如何计算脚本执行时的cpu使用率 python命令cpu统计的简单教程

在Python脚本执行过程中计算CPU使用率,最直接有效且跨平台的方式是利用

psutil
登录后复制
库。它能让你轻松地获取当前进程乃至整个系统的CPU占用情况,对于性能分析来说,这几乎是首选工具

解决方案

要计算Python脚本的CPU使用率,我们通常会用到

psutil
登录后复制
库。这个库提供了访问系统进程和系统利用率(CPU、内存、磁盘、网络等)的功能。

首先,你得安装它:

pip install psutil
登录后复制

接着,在你的Python脚本里,你可以这样来测量当前进程的CPU使用率: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import psutil
import time
import os

def cpu_intensive_task():
    """一个模拟CPU密集型任务的函数"""
    result = 0
    for i in range(1, 5000000): # 增加循环次数以确保CPU占用
        result += i * i
    return result

def monitor_cpu_usage():
    """监控当前脚本CPU使用率的示例"""
    process = psutil.Process(os.getpid()) # 获取当前进程对象

    print(f"开始监控PID: {process.pid} 的CPU使用率...")
    # 第一次调用cpu_percent()会返回0.0,因为它需要一个基准时间点来计算
    # 所以通常需要调用两次,或者在循环中持续调用
    process.cpu_percent(interval=None) # 第一次调用,用于初始化

    start_time = time.time()
    duration = 10 # 监控时长

    cpu_usages = []
    while time.time() - start_time < duration:
        # interval=1 表示在过去1秒内的CPU使用率
        # 如果不设置interval,它会计算从上次调用到现在的CPU使用率
        cpu_percent = process.cpu_percent(interval=1)
        cpu_usages.append(cpu_percent)
        print(f"当前CPU使用率: {cpu_percent}%")
        # time.sleep(1) # psutil.cpu_percent内部会处理间隔,这里可以省略,除非你想更慢的采样

    print("\n任务完成,正在分析CPU使用率数据...")
    if cpu_usages:
        avg_cpu = sum(cpu_usages) / len(cpu_usages)
        max_cpu = max(cpu_usages)
        print(f"平均CPU使用率: {avg_cpu:.2f}%")
        print(f"峰值CPU使用率: {max_cpu:.2f}%")
    else:
        print("未收集到CPU使用率数据。")

    print("\n现在运行一个CPU密集型任务来观察效果...")
    # 在运行CPU密集型任务时同时监控
    process.cpu_percent(interval=None) # 重置,准备新的测量
    task_start_time = time.time()
    # 启动一个线程或进程来运行CPU密集型任务,同时主线程监控
    # 这里为了简化,直接在主线程中运行并监控
    cpu_intensive_start_time = time.time()
    cpu_intensive_task() # 运行CPU密集型任务
    cpu_intensive_end_time = time.time()
    print(f"CPU密集型任务耗时: {cpu_intensive_end_time - cpu_intensive_start_time:.2f} 秒")

    # 任务结束后,再获取一次CPU使用率,这会是任务期间的平均值
    # 注意:这种单次测量无法反映任务期间的实时波动
    final_cpu_percent = process.cpu_percent(interval=1)
    print(f"任务结束后测量的CPU使用率 (过去1秒): {final_cpu_percent}%")

if __name__ == "__main__":
    monitor_cpu_usage()
    # 也可以直接获取系统整体的CPU使用率
    # print(f"\n系统整体CPU使用率 (过去1秒): {psutil.cpu_percent(interval=1)}%")
    # print(f"系统整体每个核心CPU使用率: {psutil.cpu_percent(interval=1, percpu=True)}")
登录后复制

这段代码里,

process.cpu_percent(interval=1)
登录后复制
会返回自上次调用此方法以来,当前进程在过去1秒内的CPU使用率。如果
interval
登录后复制
设为
None
登录后复制
,它会计算自上次调用以来的CPU使用率。这对于快速采样非常有用。我个人觉得,对于大多数性能分析场景,设置一个合理的
interval
登录后复制
(比如1秒)来周期性采样,会得到更稳定的数据。

为什么需要监控Python脚本的CPU使用率?

监控CPU使用率,说白了,就是为了搞清楚你的Python脚本到底“忙”不忙,忙在什么地方。这对于性能优化简直是基石。想象一下,你的程序跑得很慢,但你不知道是CPU在苦苦计算,还是在等待硬盘I/O,又或者是在等待网络响应。如果CPU使用率很高,那说明你的代码逻辑本身可能就是瓶颈,比如有复杂的循环、大量的数学运算、或者低效的算法。

反过来,如果CPU使用率一直很低,但程序还是慢,那很可能就是I/O密集型任务(比如读写大文件、数据库查询、网络请求)在拖后腿。这时候你再去优化计算逻辑,那简直是南辕北辙。识别CPU瓶颈,能让你把优化精力集中在真正能带来提升的地方,而不是瞎忙活。这就像医生看病,得先诊断出病灶在哪儿,才能对症下药。

除了psutil,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监测Python脚本的CPU使用率?

当然有,

psutil
登录后复制
是Python内部解决这个问题的优雅方式,但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系统级的工具。

首先是经典的

top
登录后复制
htop
登录后复制
。在Linux/Unix系统上,直接在终端输入
top
登录后复制
htop
登录后复制
,就能看到当前系统所有进程的资源占用情况,包括CPU、内存等等。你可以根据进程ID(PID)找到你的Python脚本,然后观察它的CPU使用率。
htop
登录后复制
相比
top
登录后复制
界面更友好,功能也更多,比如可以方便地排序、筛选。这对于快速查看系统概览非常方便,但缺点是它不能集成到你的Python代码里进行自动化监控。

设计师AI工具箱
设计师AI工具箱

最懂设计师的效率提升平台,实现高效设计出图和智能改图,室内设计,毛坯渲染,旧房改造 ,软装设计

设计师AI工具箱 124
查看详情 设计师AI工具箱

再来就是Linux下的

perf
登录后复制
工具。这玩意儿可就厉害了,它是Linux内核提供的性能分析工具,能深入到函数级别甚至指令级别去分析CPU的活动。比如你可以用
perf top -p <PID>
登录后复制
来实时查看某个进程最耗CPU的函数。不过,
perf
登录后复制
的学习曲线相对陡峭,而且它主要是针对Linux系统,跨平台性不如
psutil
登录后复制

对于更宏观的,或者说只是想知道脚本跑完总共用了多少CPU时间,

time
登录后复制
命令也能提供一些信息。在终端里,你可以在运行Python脚本前加上
time
登录后复制
,比如
time python your_script.py
登录后复制
。它会输出脚本的真实时间(real)、用户CPU时间(user)和系统CPU时间(sys)。用户CPU时间是你的程序代码在用户态消耗的CPU时间,系统CPU时间是你的程序调用系统内核服务消耗的CPU时间。虽然它不能给出实时百分比,但能帮你理解脚本的总CPU消耗。

我个人觉得,对于日常的Python脚本性能分析,

psutil
登录后复制
是首选,因为它方便、灵活,而且能直接集成到你的代码里。当你需要更深入的系统级分析时,再考虑
top
登录后复制
/
htop
登录后复制
perf
登录后复制
这些外部工具。

如何正确解读CPU使用率数据?

解读CPU使用率数据,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尤其是在多核处理器普及的今天。你看到一个百分比,它背后可能藏着好几种含义。

最常见的一个误解就是,如果你的单线程Python脚本在8核CPU上跑,你可能看到它的CPU使用率只有12.5%(100% / 8核),但实际上,它可能已经把其中一个核心跑满了。

psutil.cpu_percent()
登录后复制
默认返回的是相对于整个系统CPU能力的百分比。所以,一个单线程CPU密集型任务,在多核CPU上,它的最大“理论”使用率就是
100% / 核心数
登录后复制
。如果你想知道某个进程在它所运行的那个核心上是不是跑满了,那就需要更细致的分析,或者结合
percpu=True
登录后复制
参数来查看每个核心的使用率,然后判断你的进程主要跑在哪个核心上。

另外,CPU使用率还分用户态(user)和内核态(system)。用户态CPU时间是你的应用程序代码直接执行所消耗的CPU时间,而内核态CPU时间则是你的应用程序请求操作系统服务(比如文件I/O、网络通信)时,内核代码执行所消耗的CPU时间。如果系统CPU使用率很高,那可能意味着你的程序频繁地进行系统调用,或者系统本身负载较重。

还有一点,CPU使用率是瞬时值或者某个时间段的平均值。一个峰值可能只是昙花一现,而一个持续的高平均值才真正值得关注。所以,在做性能分析时,不要只盯着一个数字,要看趋势,看它在不同阶段的变化。如果你的脚本在某个特定环节CPU飙升,那那个环节就是你优化的重点。

最后,别忘了I/O等待(iowait)。有时候CPU使用率看起来不高,但系统整体却很慢,这可能是因为大量的CPU时间花在了等待I/O操作完成上。虽然

iowait
登录后复制
不直接计入用户或系统CPU时间,但它会影响CPU的有效利用率。
psutil
登录后复制
也能提供这些信息,比如
psutil.cpu_times_percent()
登录后复制
可以返回更详细的CPU时间分类。理解这些细微之处,才能真正从CPU使用率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以上就是Python命令如何计算脚本执行时的CPU使用率 Python命令CPU统计的简单教程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下载
来源:php中文网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最新问题
开源免费商场系统广告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举报中心 意见反馈 讲师合作 广告合作 最新更新 English
php中文网:公益在线php培训,帮助PHP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服务号 技术交流群
PHP中文网订阅号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PHP中文网APP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