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11到C++20,异常处理通过noexcept关键字强化、异常规范纳入类型系统、隐式异常规范移除及与移动语义协同优化,提升了类型安全与性能。C++11引入noexcept用于声明函数不抛异常,助编译器优化,如std::vector优先选用noexcept移动构造;C++17使异常规范成为函数类型一部分,增强类型安全,防止不安全赋值;同时标准库要求如std::variant析构必须noexcept,否则未定义行为;C++20在concepts中支持noexcept约束,推动接口契约明确化;整个演进促使开发者编写更可靠、高效的代码。

C++的异常处理机制从C++11到C++20经历了一系列重要改进,提升了类型安全、性能和编程便利性。虽然异常处理的核心模型(try/catch/throw)保持稳定,但语言在细节层面做了优化和增强,使异常使用更可靠、更高效。
C++11引入了noexcept关键字,用于声明函数不会抛出异常。这一特性在后续标准中不断被强化,成为异常规范的核心工具。
在C++11中,noexcept有两种形式:动态检查(noexcept(expression))和静态断言(noexcept)。例如:
void func1() noexcept; // 保证不抛异常 void func2() noexcept(true); // 等价于上面 void func3() noexcept(false); // 可能抛异常
这一机制帮助编译器优化代码路径,例如std::vector在移动构造时会优先选择标记为noexcept的移动构造函数,以保证强异常安全。
立即学习“C++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C++17进一步优化了noexcept在constexpr上下文中的使用,允许在常量表达式中判断异常规范。C++20则允许在概念(concepts)中使用noexcept作为约束条件,增强接口契约表达能力。
从C++17开始,异常规范成为函数类型的一部分。这意味着两个函数即使参数和返回值相同,如果noexcept不同,也被视为不同类型。
例如:
void f1() noexcept; void f2(); // f1 和 f2 类型不同,不能相互赋值函数指针 void (*p1)() noexcept = f1; // OK void (*p2)() = f2; // OK p1 = p2; // 错误:不能将可能抛异常的函数赋给noexcept函数指针
这一变化增强了类型安全,防止意外将可能抛异常的函数赋给要求安全执行的上下文。
C++11曾引入隐式noexcept规范,例如析构函数、默认构造函数等默认被视为noexcept,除非其成员或基类的对应函数可能抛出异常。
然而,C++17起,标准库中多个接口明确要求操作必须为noexcept,否则行为未定义。例如std::variant、std::any在对象销毁时若析构函数抛出异常,会导致程序终止。
C++20进一步收紧规则,强调“析构函数不应抛出异常”这一最佳实践,并在多个新特性中默认要求noexcept语义,推动开发者编写更安全的代码。
C++11引入移动语义后,异常安全成为关注重点。标准库容器在移动操作中依赖noexcept来决定是否采用可能更快但不安全的路径。
例如std::vector在重新分配内存时:
这一机制在C++14和C++17中被广泛采用,促使开发者为可移动类型显式声明noexcept移动操作。
基本上就这些。从C++11到C++20,异常处理没有引入全新机制,但通过noexcept的深化、类型系统整合和库接口的严格化,显著提升了程序的可靠性与性能。现代C++鼓励在接口设计中明确异常行为,推动更健壮的软件构建。
以上就是C++异常处理演进 C++11到C++20改进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