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死锁是多事务并发执行时因相互等待资源而形成的僵局,常见原因包括互斥、持有并等待、不可抢占和循环等待。例如事务a和b交叉更新不同表导致互相等待。排查方式主要有:1.使用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查看最近死锁详情;2.检查错误日志获取事务sql、锁类型等信息。避免死锁的方法有:1.统一访问顺序;2.减少事务粒度;3.批量合并更新;4.保持加锁顺序一致;5.使用乐观锁;6.引入重试机制。若已发生死锁,应分析日志、优化sql与索引、缩短事务长度,甚至重构业务逻辑,从而降低死锁概率,保障系统稳定性。

MySQL死锁是多事务并发执行时,彼此持有部分资源又相互等待对方释放资源,导致谁也无法继续推进的一种僵局。这种现象虽然不常出现,但一旦发生会影响系统性能甚至服务可用性。要有效避免和解决死锁问题,得先理解它的成因,并掌握一些实用的排查与优化手段。

死锁通常由以下四个条件共同作用而形成:
举个简单例子:事务 A 更新了表 t1 的某条记录,接着试图更新表 t2;与此同时,事务 B 先更新了 t2,又想更新 t1。这时,A 等着 B 释放 t2 的锁,B 又等着 A 释放 t1 的锁,就形成了死锁。

MySQL 的 InnoDB 引擎会在检测到死锁后自动回滚其中一个事务,并将相关信息记录到日志中。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查看死锁信息: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G
这部分信息包括:

这些信息对分析死锁根源非常关键,建议开发或 DBA 在遇到死锁后第一时间查看。
为了避免死锁,核心思路是打破上面提到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尤其是“循环等待”这个点。以下是几个实用做法:
另外,在写业务逻辑的时候,可以考虑引入重试机制,当捕获到死锁异常(如 Deadlock found when trying to get lock)时,自动重试事务。
如果线上环境出现了死锁,首先别慌,InnoDB 一般会自动处理掉一个事务,另一个则能正常完成。但这只是“临时救火”,要彻底解决问题还得靠后续分析:
有时候,死锁的发生是因为索引选择不当,比如更新语句没有命中合适的索引,导致锁住大量无关数据。这种情况下,添加合适索引或修改查询条件,往往能显著减少死锁概率。
基本上就这些。死锁不是大问题,但也别忽视它。只要平时注意代码规范、SQL 编写顺序以及事务控制,大多数死锁是可以规避的。
以上就是MySQL的死锁是什么原因_我们如何避免和解决?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