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算力博览会(wec2025)于8月13日至16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绿动算力・超智融合”为主题,集中呈现了全球算力产业的最新成果与生态进展。
华为凭借其“多样性算力体系结构方案”斩获技术创新奖。该方案采用先进的众核架构设计,集成向量与矩阵算力单元,显著提升计算性能与效率,成功突破高性能计算与AI for Science场景的技术瓶颈,实现行业应用的广泛赋能。此次获奖,不仅彰显了业界对华为在构建高效、开放、易用的多样性算力架构方面的高度认可,也充分体现了该方案在硬件先进性、软件栈优化、科研支持及产业转化等多维度的领先实力。

当前,科学计算与工程仿真正经历深刻变革,融合异构算力资源与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推动生产力跃迁的关键路径。在传统高性能计算领域,混合精度计算通过“精度分层+硬件适配”的策略已取得显著成效。例如,在气象预报、分子动力学模拟、工业CAE仿真等场景中,实现了内存带宽优化、计算速度加快和模拟周期缩短的多重突破。与此同时,在AI赋能科学发现(AI4S)方向,“AI建模+高性能算力”的融合模式正构建起“数据采集—智能建模—高效求解—验证发现”的完整闭环,加速推动前沿科研成果产出。
然而,异构算力的深度融合仍面临严峻挑战。高性能计算与人工智能分别依赖各自独立且差异较大的软件生态体系,导致开发者需面对复杂的编程模型与适配流程,使用门槛高、迁移成本大。这一现状严重制约了算力资源的统一调度与高效利用,对构建统一、灵活的多样性算力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针对上述挑战,华为推出的“多样性算力体系结构方案”通过软硬件协同创新,打造了全新的算力架构范式,为HPC与AI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硬件架构层面,方案采用多核异构设计,支持矢量与矩阵并行运算,配备多级缓存与高速内存系统,并搭载自研CPU实现超低延迟网络互联,支持Tb级带宽的高速通信。结合动态调频调压技术,有效提升单位能耗下的计算效能,从底层构建起性能与能效兼备的核心优势。
软件栈方面,华为通过统一的并行编程框架、编译器、数学库与通信库的深度协同优化,大幅提升计算、通信与内存访问效率,尤其在高性能计算中的矩阵运算性能实现显著跃升。同时,该软件体系全面支持AI for Science、大模型推理等新兴应用场景。基于自研的统一编程框架KUPL,开发者可实现跨场景高效开发,显著提升编程便捷性,推动鲲鹏处理器在HPC+AI融合领域的创新落地。
在生态建设上,华为已构建起完善的高性能计算软件生态,兼容超过8000款行业主流应用,覆盖气象、能源、制造、生物医药等多个关键领域。配套推出的鲲鹏DevKit开发工具套件,具备源码AI识别、自动迁移、性能分析与智能调优等功能,大幅降低应用迁移与开发难度,助力多样性算力在产业中快速普及。
从底层架构创新,到软件效率提升,再到生态体系完善,华为的多样性算力方案实现了全链条的技术突破,有力推动了高性能计算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强大算力底座。
展望未来,华为将持续加强多样性算力体系的技术积累,联合学术界、产业界及应用单位,共建开放共赢的算力生态,深化技术创新与协同合作,致力于打造绿色、高效、可持续的算力基础设施,助力数字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以上就是华为“多样性算力体系结构方案”荣获技术创新奖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