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维 > CentOS > 正文

CentOS8怎么重装_CentOS 8系统重装与数据备份教程

看不見的法師
发布: 2025-09-02 12:14:01
原创
833人浏览过
重装CentOS 8需先备份关键数据,包括/home、/etc、数据库、SSH密钥等,再通过ISO启动盘安装,选择最小化安装并使用LVM分区以提升灵活性,安装后更新系统、配置防火墙、加固SSH、恢复数据并部署必要服务,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centos8怎么重装_centos 8系统重装与数据备份教程

CentOS 8的重装,说白了就是给系统一个“洗心革面”的机会,从头开始安装一个干净的操作系统。这通常涉及到从安装介质启动,抹掉旧系统,然后重新配置一切。当然,最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我每次都强调的,就是数据备份。没有它,重装就成了灾难。

解决方案

重装CentOS 8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细致的“手术”。它要求我们不仅要了解每一步的操作,更要清楚每一步背后的逻辑,尤其是数据备份和分区规划。

  1. 准备工作:

    • 下载CentOS 8 ISO镜像: 从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的CentOS 8镜像文件。请务必选择正确的版本,比如DVD ISO。
    • 制作启动盘: 可以使用Rufus(Windows)、Etcher(跨平台)或
      dd
      登录后复制
      命令(Linux)将ISO写入USB闪存盘,制作成可启动的安装介质。如果是在虚拟机里,直接挂载ISO文件就行。
    • 规划: 想清楚你的系统用途,这会影响你后续的分区、软件包选择等。
  2. 数据备份(重中之重):

    • 识别关键数据: 这包括你的个人文件、数据库、Web服务器内容、自定义配置文件(
      /etc
      登录后复制
      下的各种服务配置)、SSH密钥、Crontab任务,以及任何你自己编写的脚本或程序。
    • 备份方法:
      • 外部存储: 最直接的方式,将数据复制到移动硬盘或U盘。
      • 网络共享: 通过NFS、SMB或SCP/SFTP将数据传输到另一台服务器。
      • 云存储: 使用Rsync或
        tar
        登录后复制
        命令打包后上传到对象存储服务(如AWS S3、阿里云OSS)。
      • 数据库导出: 比如MySQL/MariaDB使用
        mysqldump
        登录后复制
        ,PostgreSQL使用
        pg_dump
        登录后复制
      • 配置文件: 我通常会把整个
        /etc
        登录后复制
        目录打包成一个
        tar.gz
        登录后复制
        文件,然后手动挑选恢复。
  3. 启动安装程序:

    • 将制作好的启动盘插入电脑,或在虚拟机中挂载ISO。
    • 重启电脑,进入BIOS/UEFI设置,将启动顺序调整为从USB或DVD启动。
    • 选择“Install CentOS Linux 8”。
  4. 开始安装:

    • 语言和键盘布局: 选择你熟悉的语言。
    • 安装源: 通常是自动检测到的本地介质。
    • 软件选择:
      • “Server”或“Server with GUI”是常见的选择。
      • “Minimal Install”适合作为纯粹的服务器,后期按需安装。
      • 我个人更倾向于“Minimal Install”,然后手动安装所需服务,这样系统更轻量,也更可控。
    • 安装目的地(分区):
      • 自动分区: 如果你对分区不熟悉,或者硬盘上没有重要数据,这是最简单的选择。但它可能会抹掉整个硬盘。
      • 自定义分区: 这才是我们大多数时候需要的。你可以选择使用LVM(逻辑卷管理)或标准分区。我强烈推荐LVM,它在未来调整分区大小上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 创建一个
          /boot
          登录后复制
          分区(500MB-1GB,ext4文件系统)。
        • 将剩余空间创建为LVM物理卷(PV)。
        • 基于PV创建卷组(VG)。
        • 在VG上创建逻辑卷(LV),例如
          /
          登录后复制
          (root)、
          swap
          登录后复制
          /home
          登录后复制
          (如果需要独立用户数据分区)。文件系统推荐XFS或Ext4。
    • 网络和主机名: 配置网络接口,设置一个有意义的主机名。
    • Root密码和用户创建: 设置一个强密码给root用户,并创建一个普通用户。
    • 时区: 选择正确的时区。
    • Kdump: 这是一个内核崩溃转储服务,通常可以禁用以节省资源,除非你需要进行内核调试。
    • SELinux: 默认启用,建议保持启用状态以增强安全性。
  5. 开始安装并重启:

    • 确认所有设置后,点击“开始安装”。
    • 等待安装完成,然后系统会提示你重启。
    • 重启后,移除安装介质,系统会从新安装的CentOS 8启动。

重装CentOS 8前,我到底需要备份哪些关键数据?

说实话,每次重装系统前,我都会陷入一种“强迫症”式的备份模式,生怕漏掉什么。我的经验是,不只是用户数据,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系统配置文件,往往才是恢复系统功能的关键。

  • 用户家目录(
    /home
    登录后复制
    :这是最显而易见的。你的文档、图片、下载、桌面配置,以及各种应用程序的配置(比如
    .bashrc
    登录后复制
    ,
    .vimrc
    登录后复制
    ,
    .ssh
    登录后复制
    目录等)都在这里。我通常会把整个
    /home
    登录后复制
    目录打包。
  • 系统及服务配置文件(
    /etc
    登录后复制
    :这个目录简直就是系统的“灵魂”。
    • 网络配置: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
      登录后复制
      ,如果你有静态IP配置,这个很重要。
    • SSH配置:
      /etc/ssh/sshd_config
      登录后复制
      ,如果你修改过SSH端口或禁用密码登录等。
    • Web服务器配置:
      /etc/httpd
      登录后复制
      (Apache) 或
      /etc/nginx
      登录后复制
      (Nginx) 目录下的所有配置文件。
    • 数据库配置:
      /etc/my.cnf
      登录后复制
      (MySQL/MariaDB) 或
      /var/lib/pgsql/data
      登录后复制
      (PostgreSQL的数据目录,最好是导出SQL)。
    • Samba共享配置:
      /etc/samba/smb.conf
      登录后复制
    • 防火墙规则:
      /etc/firewalld
      登录后复制
      /etc/sysconfig/iptables
      登录后复制
    • Crontab任务:
      crontab -l > my_crontab_backup.txt
      登录后复制
      ,这个很容易被忽视。
  • Web服务器内容及应用程序:
    • 网站文件:
      /var/www/html
      登录后复制
      或你自定义的网站根目录。
    • 自定义脚本或程序: 那些你手动编译安装到
      /opt
      登录后复制
      /usr/local
      登录后复制
      下的程序。
  • 数据库数据: 如果是MySQL/MariaDB,除了配置,还要用
    mysqldump -u root -p --all-databases > all_databases.sql
    登录后复制
    导出所有数据库。PostgreSQL则用
    pg_dumpall
    登录后复制
  • 软件包列表: 跑一个
    dnf list installed > installed_packages.txt
    登录后复制
    ,这样重装后可以参考这份列表,快速安装回常用的软件包,省去不少查找时间。
  • SSH密钥: 如果你使用SSH密钥对进行无密码登录,确保备份了你的私钥(通常在
    ~/.ssh
    登录后复制
    )。

我的做法是,先用

tar -czvf /tmp/backup_etc.tar.gz /etc
登录后复制
打包
/etc
登录后复制
,再用
rsync -avz /home/username /mnt/external_drive
登录后复制
备份家目录,然后导出数据库。虽然听起来有点繁琐,但总比重装后才发现某个服务配置找不到了,或者网站数据全丢了要好得多。

重装CentOS 8时,分区策略有什么讲究?LVM还值得用吗?

分区策略,在我看来,是系统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的基石。尤其在服务器环境中,一个好的分区方案能让你省去很多麻烦。至于LVM,我的答案是:绝对值得用!

基本分区概念:

  • /boot
    登录后复制
    这个分区存放引导加载程序(GRUB)和内核文件。通常不需要太大,500MB到1GB就足够了。它是独立于LVM的,通常使用ext4文件系统。
  • /
    登录后复制
    (root):
    系统的根目录,所有未独立分区的目录都在这里。这是最重要的分区。
  • swap
    登录后复制
    交换分区,作为物理内存的补充。大小通常建议是物理内存的1到1.5倍,但如果内存足够大(比如16GB以上),可以适当减小,比如4GB-8GB。
  • /home
    登录后复制
    用户家目录。如果独立分区,重装系统时可以只格式化
    /
    登录后复制
    ,保留用户数据。
  • /var
    登录后复制
    存放日志文件、邮件、数据库文件等变动频繁的数据。如果你的服务器日志量大或跑数据库,独立出来能避免根分区被撑爆。

LVM(逻辑卷管理)的优势: LVM就像一个魔术师,它把物理硬盘抽象成一个存储池,然后你可以从这个池子里按需“切”出各种大小的逻辑卷。

  • 弹性调整大小: 这是LVM最大的魅力。当某个逻辑卷空间不足时,你可以在不中断服务的情况下,从卷组中分配更多空间给它,或者从其他逻辑卷“借”一些过来。这在生产环境中简直是救命稻草。
  • 快照功能: LVM可以为逻辑卷创建快照,这在进行系统升级或重要操作前非常有用,可以快速回滚到之前的状态。
  • 聚合多个物理磁盘: 你可以将多个物理硬盘添加到同一个卷组中,形成一个更大的存储池。

我的看法: 对于任何稍微复杂一点的服务器,或者你预计未来存储需求会变化的场景,LVM几乎是必选项。它带来的灵活性和管理便利性,远超那一点点学习成本和理论上的性能开销(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

我的分区建议(基于LVM):

  1. /boot
    登录后复制
    分区:
    独立,500MB - 1GB,ext4文件系统。
  2. 剩余空间全部用于LVM:
    • 创建物理卷(PV)
    • 创建卷组(VG),比如命名为
      vg_centos
      登录后复制
    • vg_centos
      登录后复制
      上创建以下逻辑卷(LV)
      • lv_root
        登录后复制
        (
        /
        登录后复制
        ):
        分配大部分空间,比如20GB-50GB,XFS文件系统。
      • lv_swap
        登录后复制
        (
        swap
        登录后复制
        ):
        根据内存大小分配,XFS文件系统(尽管swap不需要文件系统类型,但在安装界面通常会让你选)。
      • lv_home
        登录后复制
        (
        /home
        登录后复制
        ):
        如果是多用户系统或桌面版,可以独立出来,分配剩余空间或固定大小,XFS文件系统。
      • lv_var
        登录后复制
        (
        /var
        登录后复制
        ):
        如果是Web服务器或数据库服务器,可以独立出来,分配一定空间,XFS文件系统。

使用XFS作为文件系统是CentOS 8的默认推荐,它在大文件和高并发I/O方面表现优异。当然,Ext4也是一个非常成熟和可靠的选择。

降重鸟
降重鸟

要想效果好,就用降重鸟。AI改写智能降低AIGC率和重复率。

降重鸟113
查看详情 降重鸟

重装完成后,有哪些必做的系统配置和优化步骤?

系统重装完毕,就像拿到了一个崭新的毛坯房。要让它真正好用、安全,还需要一系列的装修和布置。这些步骤,我每次都会按部就班地执行。

  1. 首要任务:系统更新

    • sudo dnf update -y
      登录后复制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确保所有软件包都是最新的,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和bug。有时候,刚安装的系统可能还不是最新的小版本。
  2. 安装EPEL仓库

    • sudo dnf install epel-release -y
      登录后复制
      :EPEL (Extra Packages for Enterprise Linux) 仓库提供了大量企业级Linux发行版中没有的额外软件包,极大地扩展了软件选择。没有它,很多常用的工具和软件都装不了。
  3. 防火墙配置

    • CentOS 8默认使用
      firewalld
      登录后复制
      。你需要根据你的服务需求,开放相应的端口。
    • 例如,开放SSH端口:
      sudo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service=ssh
      登录后复制
    • 开放HTTP/HTTPS端口:
      sudo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service=http
      登录后复制
      sudo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service=https
      登录后复制
    • 重载防火墙规则:
      sudo firewall-cmd --reload
      登录后复制
    • 我总是强调,不要一开始就关闭防火墙,而是要学会如何配置它。
  4. SSH安全加固

    • 禁用Root直接登录: 编辑
      /etc/ssh/sshd_config
      登录后复制
      ,将
      PermitRootLogin yes
      登录后复制
      改为
      PermitRootLogin no
      登录后复制
    • 使用密钥认证: 这是比密码更安全的登录方式。配置
      PubkeyAuthentication yes
      登录后复制
      ,并将公钥放到用户家目录的
      ~/.ssh/authorized_keys
      登录后复制
      文件中。
    • 修改默认端口:
      Port 22
      登录后复制
      改为一个不常用的端口(比如
      Port 2222
      登录后复制
      ),可以减少被扫描的几率。
    • 修改后记得重启SSH服务:
      sudo systemctl restart sshd
      登录后复制
  5. SELinux策略

    • SELinux是Linux的安全增强机制,它能提供额外的安全防护。
    • 刚开始接触可能会觉得它很麻烦,因为有时候会阻止正常服务运行。你可以通过
      sudo setenforce 0
      登录后复制
      临时设置为
      Permissive
      登录后复制
      模式进行调试,或者查看
      audit.log
      登录后复制
      (
      sudo ausearch -m AVC -ts today
      登录后复制
      ) 来找出被阻止的操作,然后创建自定义策略。
    • 我的建议是,尽量保持SELinux为
      Enforcing
      登录后复制
      模式,并学习如何为你的服务配置SELinux策略。
  6. 时区设置

    • sudo timedatectl set-timezone Asia/Shanghai
      登录后复制
      (或你所在的时区)。确保系统时间准确无误,这对于日志记录和各种服务的时间同步至关重要。
  7. 安装常用工具

    • sudo dnf install vim git wget htop net-tools unzip bzip2 -y
      登录后复制
      :这些都是我个人觉得必不可少的工具,
      vim
      登录后复制
      用于编辑文件,
      git
      登录后复制
      用于版本控制,
      wget
      登录后复制
      用于下载,
      htop
      登录后复制
      用于进程监控,
      net-tools
      登录后复制
      提供
      ifconfig
      登录后复制
      等老牌网络命令。
  8. 数据恢复

    • 将之前备份的配置文件、网站数据、数据库等恢复到新系统对应的位置。
    • 注意权限: 恢复后务必检查文件和目录的权限及所有者,确保它们与新系统的服务用户和组匹配。比如Web服务器文件通常属于
      apache:apache
      登录后复制
      nginx:nginx
      登录后复制
  9. 安装并启动服务

    • 根据你的系统用途,安装并启动相应的服务,例如:
      • Web服务器:
        sudo dnf install httpd -y
        登录后复制
        sudo dnf install nginx -y
        登录后复制
      • 数据库:
        sudo dnf install mariadb-server -y
        登录后复制
        sudo dnf install postgresql-server -y
        登录后复制
    • 启用服务:
      sudo systemctl enable httpd --now
      登录后复制
    • 检查服务状态:
      sudo systemctl status httpd
      登录后复制

完成这些步骤后,你的CentOS 8系统基本上就配置完毕,可以投入使用了。这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随着你对系统和服务的了解加深,你还会发现更多可以调整和提升的地方。

以上就是CentOS8怎么重装_CentOS 8系统重装与数据备份教程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一键重装系统工具
一键重装系统工具

一键重装系统工具是一款专注装机小白用的一键电脑重装系统软件。支持一键重装win7、win10、win11电脑系统。在线装机,无需光驱U盘,无需电脑技术,有需要的小伙伴快来保存下载体验吧!

下载
来源:php中文网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最新问题
开源免费商场系统广告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讲师合作 广告合作 最新更新 English
php中文网:公益在线php培训,帮助PHP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服务号 技术交流群
PHP中文网订阅号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PHP中文网APP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PHP中文网抖音号
发现有趣的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