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地址是设备在局域网中的唯一硬件标识,用于网络通信和设备识别。在Windows中可通过ipconfig /all查看“物理地址”,macOS和Linux使用ifconfig或networksetup命令查找“ether”字段,手机则在设置中查找WLAN MAC地址(注意新版系统默认使用随机MAC)。MAC地址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与IP地址(网络层)不同,前者是硬件级唯一标识,后者为逻辑地址用于跨网通信。了解MAC地址有助于网络故障排查、设备管理、设置路由器黑白名单、绑定固定IP及解决ARP冲突。尽管MAC地址可被伪造(即MAC欺骗),用于隐私保护或绕过限制,但可能引发网络冲突、ARP攻击或服务中断,需谨慎使用。

MAC地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理地址,是网络设备在网络世界里的“身份证号”,独一无二。想查它,其实没那么复杂,无论是你用Windows、macOS还是Linux,通常通过几条简单的命令或者在系统设置里点几下就能找到。它主要用于局域网内部的设备识别和通信,是你设备在本地网络中的一个重要标识。
解决方案
要查询设备的MAC地址,不同的操作系统有不同的路径,但核心思路都是查看网络适配器的硬件信息。
在Windows系统上:
-
使用命令行(我个人最常用的方式,因为它快):
- 按下 键,输入 ,然后回车打开命令提示符。
- 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 ,然后回车。
- 你会看到很多网络适配器的信息。找到你当前正在使用的网络适配器(比如“以太网适配器 以太网”或“无线局域网适配器 WLAN”),在它下面找到“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这一项,后面跟着的就是你的MAC地址。它通常是12位的十六进制数字,以连字符或冒号分隔(例如:XX-XX-XX-XX-XX-XX)。
-
通过图形界面:
- 右键点击任务栏右下角的网络图标,选择“打开‘网络和 Internet’设置”。
- 在打开的窗口中,点击“更改适配器选项”。
- 你会看到所有网络连接。右键点击你正在使用的网络连接(比如“以太网”或“WLAN”),选择“状态”。
- 在“状态”窗口中,点击“详细信息”。
- 在“网络连接详细信息”窗口里,找到“物理地址”或“MAC地址”,这就是你要找的。
在macOS系统上:
-
使用终端(对我来说,命令行总是更直接):
- 打开“应用程序” -> “实用工具” -> “终端”。
- 在终端中输入 ,然后回车。
- 你会看到很多网络接口的信息,比如 (通常是以太网或Wi-Fi)、 等。找到你正在使用的那个接口,在输出中寻找 后面跟着的12位十六进制数字,那就是MAC地址。
- 或者,更简洁一点,输入
networksetup -listallhardwareports
登录后复制
,它会列出所有硬件端口及其MAC地址。
-
通过系统设置:
- 点击屏幕左上角的苹果菜单,选择“系统设置”(或“系统偏好设置”,取决于macOS版本)。
- 点击“网络”。
- 在左侧选择你当前使用的网络连接(比如“Wi-Fi”或“以太网”)。
- 点击右下角的“详细信息”(或“高级”)。
- 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硬件”标签页,你就能看到MAC地址了。
在Linux系统上:
-
使用终端(Linux用户的日常操作):
- 打开终端。
- 输入 或 (如果 命令不存在,可能需要安装 包)。
- 查找你正在使用的网络接口(比如 、),在输出中寻找 或 后面跟着的地址,那就是MAC地址。
在手机(Android/iOS)上:
-
Android: 通常在“设置” -> “关于手机” -> “状态信息” -> “WLAN MAC地址”里。不过要注意,为了隐私,很多新版Android系统在连接不同Wi-Fi时会使用随机MAC地址,而不是设备的真实MAC。
-
iOS: 在“设置” -> “通用” -> “关于本机”里。同样,iOS 14及以上版本也默认开启了“专用地址”功能,意味着Wi-Fi连接时会使用随机MAC。如果你想看真实的,需要关闭这个选项。

MAC地址和IP地址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我们需要知道MAC地址?
MAC地址和IP地址,这哥俩在网络世界里都是用来标识设备的,但它们扮演的角色和工作层面完全不同,有点像一个人的身份证号和他的邮政编码。
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 就像设备的身份证号。
- 它工作在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第二层)。
- 它是由网络硬件制造商烧录在网卡(NIC)上的,理论上全球唯一,是硬件层面的标识。
- 它通常是12位的十六进制数字,例如 。
- MAC地址主要用于局域网内部的设备通信。当数据包在同一个局域网内传输时,路由器或交换机就是通过MAC地址来找到目标设备的。
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就像设备的邮政编码或电话号码。
- 它工作在OSI模型的网络层(第三层)。
- 它是一个逻辑地址,由网络管理员或DHCP服务器分配,可以动态变化。
- 它用于跨网络的通信和路由。互联网上的数据包就是通过IP地址来找到目标网络的。
- 我们常见的有IPv4(如 )和IPv6。
为什么我们需要知道MAC地址?
在我看来,了解MAC地址在某些特定场景下,简直是“神器”般的存在:
-
网络故障排除: 有时候设备连不上网,或者网络很慢,查看MAC地址能帮助我们判断问题是出在物理连接层还是网络配置层。比如,路由器上有没有识别到这个MAC地址?ARP缓存里是不是有冲突?
-
网络安全与管理:
-
MAC地址过滤: 很多无线路由器支持MAC地址过滤,只允许特定MAC地址的设备接入网络。虽然这不算特别高级的安全措施(MAC地址可以被伪造),但至少能挡住一些“小白”蹭网。
-
固定IP分配: 在一些家庭或小型企业网络中,为了方便管理,我们会根据设备的MAC地址,在路由器上给它分配一个固定的IP地址,这样设备的IP就不会变动,方便远程访问或端口映射。
-
设备识别: 在大型网络中,或者当设备名称、IP地址都变了的情况下,MAC地址是识别特定设备的最终手段。它就像设备的“指纹”,相对稳定。
-
底层网络协议学习与测试: 对于网络工程师或开发者来说,理解和操作MAC地址是进行底层网络协议分析、网络嗅探、甚至进行一些渗透测试(如ARP欺骗)的基础。

在哪些场景下,查询MAC地址会特别有用?
说实话,对于普通用户,日常上网可能不太会主动去查MAC地址。但一旦遇到一些“不寻常”的情况,或者你对网络管理有点兴趣,MAC地址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
路由器上的黑白名单设置: 我家里路由器就设置了MAC地址过滤,只允许家里设备的MAC地址连接Wi-Fi。虽然知道这东西能被伪造,但至少能防住那些不懂技术的小区邻居蹭网,也算增加了一层心理安全感。
-
给特定设备分配固定IP: 比如我的NAS(网络存储)或者智能家居中心,我希望它们永远使用同一个IP地址,这样我才能方便地从外面访问或者在内部进行端口转发。这时候,我就需要在路由器里,通过MAC地址来绑定一个固定的IP。
-
网络故障诊断: 比如有一次我的电脑突然连不上局域网打印机了,但IP地址看起来都没问题。后来我发现是路由器的一个bug,导致它把我的电脑MAC地址识别错了。通过查看MAC地址并重启路由器,问题就解决了。这种底层的问题,往往需要MAC地址来定位。
-
公司或学校网络管理: 在一些企业或校园网络中,管理员可能会要求你注册设备的MAC地址才能接入网络,或者通过MAC地址来限制你的上网权限、流量配额。这种情况下,你肯定得知道自己的MAC地址。
-
解决ARP冲突: 在一些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可能会出现ARP(地址解析协议)冲突,导致设备无法正常通信。这时候,通过查看设备的MAC地址和ARP缓存,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冲突源并解决问题。
-
隐私保护(某种程度上): 某些情况下,为了防止被公共Wi-Fi热点追踪,一些人会选择伪造MAC地址。这虽然不是查MAC地址本身,但了解如何查询能帮助你验证你的MAC地址是否真的被随机化了。

MAC地址可以被修改或伪造吗?这有什么风险?
是的,MAC地址可以被修改或伪造,这在技术上被称为“MAC地址欺骗”(MAC Spoofing)。它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死”地址,而是可以在软件层面被操作系统或特定工具更改的。
如何修改或伪造?
-
操作系统层面: 很多操作系统都提供了修改MAC地址的功能。
-
Windows: 在设备管理器中找到你的网卡,右键选择“属性” -> “高级”标签页,通常会有一个“网络地址”(Network Address)或“MAC地址”的选项,你可以在那里输入新的MAC地址。
-
Linux: 使用命令行工具,比如 或 。例如,
sudo ifconfig eth0 hw ether XX:XX:XX:XX:XX:XX
登录后复制
就可以临时修改 网卡的MAC地址。
-
macOS: 也可以通过终端命令
sudo ifconfig en0 ether XX:XX:XX:XX:XX:XX
登录后复制
来修改。
-
专用工具: 也有一些第三方软件或脚本可以更方便地实现MAC地址的伪造,甚至可以随机生成MAC地址。
这有什么风险?
在我看来,MAC地址伪造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是隐私保护和网络测试利器,用不好则可能带来麻烦甚至安全隐患。
-
网络冲突: 如果你伪造的MAC地址与局域网内其他设备的真实MAC地址相同,那么网络中就会出现MAC地址冲突。这会导致两台设备都无法正常通信,网络连接变得混乱不堪,排查起来也比较头疼。
-
绕过MAC地址过滤: 这是最常见的“恶意”用途之一。如果某个网络(比如公司的Wi-Fi或某些公共热点)设置了MAC地址过滤,只允许特定设备接入,那么恶意用户就可以通过伪造已授权设备的MAC地址来非法接入网络。
-
ARP欺骗攻击: 这是一个更高级别的安全风险。攻击者可以通过伪造MAC地址,向局域网内的设备发送虚假的ARP响应,将自己的MAC地址伪装成网关或目标设备的MAC地址。这样,所有流经网关或目标设备的数据包就会先经过攻击者,从而实现流量劫持、窃听甚至篡改数据。
-
追踪困难: 对于网络管理员来说,如果设备经常伪造MAC地址,会大大增加设备追踪和故障排除的难度。因为设备的“身份”一直在变,很难确定是哪台物理设备出了问题。
-
隐私保护与匿名性: 正面来看,MAC地址伪造可以增加个人隐私保护。在连接公共Wi-Fi时,如果每次都使用随机MAC地址,就可以避免你的设备被网络运营商或第三方服务商追踪。但这也意味着,如果你在网络上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追溯起来会更加困难。
-
服务中断: 在一些需要MAC地址进行授权或计费的服务中,伪造MAC地址可能导致服务中断,或者被系统识别为异常行为而封禁。
总的来说,MAC地址伪造是一个强大的功能,但需要谨慎使用。在大多数情况下,除非有明确的测试、隐私保护或特殊管理需求,否则保持设备真实的MAC地址是更稳妥的选择。
以上就是mac地址怎么查询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