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垃圾回收机制以引用计数为核心,辅以循环垃圾回收解决循环引用问题;通过PyObject结构体中的ob_refcnt字段实现引用计数,当对象引用计数为0时自动释放内存,同时循环垃圾回收器定期扫描并清理不可达对象;开发者可通过gc模块手动控制回收行为,但需权衡性能影响,如CPU占用、程序暂停和内存碎片等。

Python的垃圾回收机制,简单来说,就是Python自动管理内存,释放不再使用的对象,避免内存泄漏。它主要依赖引用计数,并辅以循环垃圾回收。
引用计数是核心,每个对象都有个计数器,记录有多少个引用指向它。当计数器归零时,对象就被认为是垃圾,可以回收。但引用计数解决不了循环引用的问题,比如两个对象互相引用,即使外部没有引用它们,它们的计数器也永远不会是零。这时候,循环垃圾回收就派上用场了。
引用计数 + 循环垃圾回收。
Python的每个对象,在C语言层面,都有一个
PyObject
ob_refcnt
ob_refcnt
ob_refcnt
ob_refcnt
__del__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但这里有个小问题,频繁的增加和减少引用计数,会带来一定的性能开销。而且,如果对象中定义了
__del__
import sys a = [1, 2, 3] b = a print(sys.getrefcount(a)) # 至少是2,因为getrefcount本身也会增加一次引用 del a print(sys.getrefcount(b)) # 还是1,因为a只是一个引用,删除a并不影响b del b # 现在对象[1, 2, 3]的引用计数变为0,会被垃圾回收
循环垃圾回收主要解决的是,互相引用的对象无法被引用计数机制回收的问题。它会定期扫描堆内存,寻找不可达对象(即没有被任何活动对象引用的对象)。
具体来说,循环垃圾回收器会维护两个链表:
reachable
unreachable
unreachable
unreachable
reachable
遍历完成后,
unreachable
import gc
# 创建循环引用
a = {}
b = {}
a['b'] = b
b['a'] = a
# 手动触发垃圾回收
gc.collect()
# 检查被回收的对象数量
print(gc.collect()) # 输出可能为2或0,取决于Python版本和运行环境虽然Python会自动进行垃圾回收,但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手动控制,比如在内存使用量过高时,或者在长时间运行的程序中。
Python提供了
gc
gc.collect()
gc.disable()
gc.enable()
gc.isenabled()
gc.get_threshold()
gc.set_threshold()
手动控制垃圾回收需要谨慎,因为不当的操作可能会导致内存泄漏或者程序崩溃。一般来说,只有在非常了解程序行为的情况下,才建议手动控制垃圾回收。
import gc # 禁用垃圾回收 gc.disable() # ... 执行一些操作 ... # 启用垃圾回收 gc.enable() # 手动触发垃圾回收 gc.collect()
垃圾回收虽然可以自动管理内存,但也带来一定的性能开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为了减少垃圾回收对性能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
总而言之,Python的垃圾回收机制是一把双刃剑。它简化了内存管理,但也带来一定的性能开销。我们需要了解垃圾回收的工作原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充分发挥Python的优势。
以上就是解释一下Python的垃圾回收机制。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