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已正式确认,将于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1点召开秋季新品发布会,主角正是备受期待的iphone 17系列。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一款全新机型——iphone 17 air,这款手机将凭借“极致轻薄”的设计理念,取代此前市场表现平平的plus版本,成为苹果产品线中的新成员。

iPhone 17 Air渲染图
这已是苹果第三次尝试在标准版与Pro系列之间拓展第四条旗舰产品线。此前的iPhone 12 mini和iPhone 14 Plus均未能激起太大市场波澜。前者是标准版的小型化尝试,后者则是放大版的常规迭代。而这一次,苹果不再执着于“尺寸游戏”,而是转向“厚度革命”,主打超薄设计。
据供应链透露,iPhone 17 Air将以5.5毫米的机身厚度亮相,比当前的Pro机型还要薄至少2毫米,有望成为史上最纤薄的iPhone。整机重量控制在145克左右,接近多年前iPhone 13 mini的141克水平,手感极为轻盈。配置方面,部分规格向Pro看齐:搭载6.6英寸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屏幕(支持120Hz),并配备12GB运行内存。
然而,为了实现极致纤薄,该机型在关键硬件上做出了明显让步。CNMO获悉,其电池厚度仅为2.49毫米,容量约为2800mAh,远低于17 Pro系列的3300mAh以上。在影像系统上,iPhone 17 Air仅配备单摄像头,与标准版的双摄、Pro系列的三摄形成鲜明对比,在2025年的旗舰机市场中显得尤为另类。

处理器方面,传闻iPhone 17 Air将搭载A19 Pro芯片,但核心数较Pro系列有所削减。同时,它将成为首款搭载苹果自研基带的机型,被视为苹果在通信芯片自主化进程中的“先锋测试机”。
价格方面,iPhone 17 Air预计起售价为1099美元(国行版预估6999元起),相比之下,同存储容量的17标准版预计为899美元,Pro版则为1199美元。
iPhone 17 Air所采取的极端取舍策略,引发了市场罕见的意见分裂。
根据比价平台SellCell的调查,68.3%的美国iPhone用户计划升级至iPhone 17系列,其中13.5%明确表示对Air机型感兴趣。一些外媒和分析师持乐观态度,认为其轻薄外形与创新设计可能吸引年轻用户和科技发烧友,甚至有望复刻当年iPhone 6带来的“轻薄换机潮”。

但也有声音持谨慎看法。美国分析师Wamsi Mohan指出,尽管Air的外观极具话题性,但实际吸引力可能有限。续航缩水与影像系统降级,对重度使用者缺乏说服力。供应链的态度也反映出不确定性:目前仅分配约10%的产能给Air机型,与此前mini和Plus的命运如出一辙。摩根大通数据显示,苹果初步规划产量仅为1000万至1500万部,明显低于主力机型,显示出高度保守的预期。
有观点认为,iPhone 17 Air可能陷入“夹心层”困境:相比标准版,它仅在厚度和屏幕尺寸上有优势,但在续航、拍照和价格上并无胜出;对比Pro版,虽价格更低,却在性能、影像等核心体验上全面落后。因此,该机更适合追求极致便携或作为备用机使用的特定人群。
尽管市场评价褒贬不一,但CNMO了解到,iPhone 17 Air的推出并不仅仅是为了填补产品空缺。据彭博社资深苹果记者Mark Gurman披露,Air本质上是一款过渡性产品,真正的战略目标是为未来的折叠屏iPhone铺路。

折叠屏iPhone猜想图
苹果正通过Air机型在电池封装技术、内部堆叠设计、轻量化材料应用等方面进行试验,积累可折叠设备所需的关键经验。从这一角度看,Air并非以销量为核心目标,而是苹果迈向下一代形态手机的重要跳板。
它的出现也意味着苹果旗舰产品线正变得更加立体:标准版主打均衡体验,Pro系列持续冲击高端市场,而Air则承担设计探索与技术验证的角色,隐隐指向未来的折叠屏时代。
iPhone 17 Air的登场,标志着苹果在旗舰布局上的又一次大胆尝试。它接替了销售乏力的Plus机型,以5.5mm超薄机身和6.5-6.6英寸高刷新率屏幕为核心卖点,试图在标准版与Pro之间开辟新的价值区间。
与过去单纯调整尺寸的策略不同,Air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产品思维——通过明确的功能取舍,聚焦特定用户需求。它不仅是对轻薄设计的极致追求,更是苹果为折叠屏时代提前布局的关键一步。
然而,市场是否买账仍存悬念:惊艳的工业设计能否抵消续航与影像的短板,将是决定其成败的核心因素。无论最终表现如何,iPhone 17 Air都将成为苹果未来产品演进的重要参考样本。
以上就是踩着Plus机型上位 iPhone 17 Air能否成为苹果新爆款?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