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本田今年二季度在中国市场的纯电动车(ev)销量出现负增长,而同期丰田的ev车型“bz3x”热销1.7万辆,日产n7也在约一个月内收获了1.7万辆订单。面对这一局面,有日本媒体提出疑问:为何本田的电动车难以赢得中国消费者青睐?
☞☞☞AI 智能聊天, 问答助手, AI 智能搜索, 免费无限量使用 DeepSeek R1 模型☜☜☜
 本田P7
本田P7
该媒体分析指出,与中国本土品牌相比,本田在定价策略和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方面处于下风,导致市场反应冷淡。为应对销量低迷,本田不得不下调部分车型的初始售价,如何打造具有吸引力的电动品牌形象已成为其亟待解决的课题。以两款全新纯电动SUV——“S7”和“P7”为例,尽管它们作为“烨”系列的首发车型,采用了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底盘平台,并于2025年春季正式上市,但市场表现依旧疲软。
按照规划,本田希望到2035年在中国实现所有新车型均为纯电产品,“烨”系列本应是推动这一转型的核心力量。然而从第二季度的实际销售数据来看,本田明显落后于竞争对手。据调查机构MarkLines发布的数据显示,尽管推出了两款新EV车型,本田的电动车销量仍同比下降2%,仅为2900辆。相比之下,丰田同期EV销量同比增长57%,达到2.6万辆;日产也实现了2.6倍的增长,销量达1.6万辆。
报道认为,本田EV遇冷的原因之一在于价格定位失误。例如,“S7”最初起售价定为25万9900元,但上市仅一个月便宣布降价6万元,然而此举并未有效提振销量。此外,在中国市场极为关键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方面,本田自研的“Honda SENSING 360+”虽具备高速公路车道变换辅助等功能,但在技术先进性和用户体验上未能获得广泛认可。
 相关报道
相关报道
相比之下,丰田与日产之所以能在EV领域取得突破,主要得益于更高的性价比以及更具竞争力的定价策略。自2022年起,本田陆续推出“e:N系列”电动车型,并在2024年发布了主打年轻群体的低价车型“灵悉L”。然而,无论是“e:N系列”还是最新的“烨”系列,至今仍未诞生一款月销破万的爆款车型。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扭转颓势,本田正加速引入中国本地先进技术。例如,在自动驾驶领域将采用Momenta的技术方案,同时还将集成AI初创企业DeepSeek的语音交互系统,以提升智能化体验。与此同时,本田也将进一步优化价格策略,增强产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吸引力。
以上就是日媒:本田在中国EV市场掉队了 价格和辅助驾驶是劣势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