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怎么实现多线程或多进程_python多线程与多进程编程入门

裘德小鎮的故事
发布: 2025-09-12 15:47:01
原创
1018人浏览过
多线程适用于IO密集型任务,因GIL在IO等待时释放,可实现高效并发;多进程则通过独立解释器绕过GIL,适合CPU密集型任务实现真正并行,但存在内存开销大、IPC复杂等问题。

python怎么实现多线程或多进程_python多线程与多进程编程入门

在Python中,实现多线程主要依赖于内置的

threading
登录后复制
模块,而多进程则通过
multiprocessing
登录后复制
模块来完成。选择哪种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面对的任务类型:如果你的程序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外部资源(比如网络请求、文件读写),那么多线程通常是更合适的选择;而如果你的程序需要大量计算,占用CPU资源,那么多进程则是突破Python全局解释器锁(GIL)限制,实现真正并行计算的关键。

解决方案

谈到Python的并发编程,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权衡与抉择的领域。我个人在处理一些高并发或计算密集型任务时,常常在这两者之间摇摆。但最终的决策,往往是基于对任务特性和Python自身机制的深刻理解。

多线程:为IO密集型任务而生

当我们使用

threading
登录后复制
模块时,其实是在同一个进程内部创建了多个执行流。这些线程共享进程的内存空间,因此数据共享相对容易,但同时也带来了同步的复杂性。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一个基本的多线程例子是这样的: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

def task(name):
    print(f"线程 {name}: 启动")
    time.sleep(2) # 模拟IO操作,比如网络请求或文件读写
    print(f"线程 {name}: 完成")

if __name__ == "__main__":
    threads = []
    for i in range(3):
        thread = threading.Thread(target=task, args=(f"T-{i}",))
        threads.append(thread)
        thread.start() # 启动线程

    for thread in threads:
        thread.join() # 等待所有线程完成

    print("所有线程任务完成。")
登录后复制

这段代码中,

time.sleep(2)
登录后复制
模拟的就是一个IO阻塞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尽管GIL依然存在,但当一个线程在等待IO时,GIL会被释放,允许其他线程运行。这使得多个IO操作可以“并发”进行,显著提升了程序的响应速度和效率。对于Web爬虫、异步API调用等场景,多线程无疑是一个简洁而有效的方案。

多进程:突破GIL,实现CPU密集型任务的并行

multiprocessing
登录后复制
模块则完全是另一回事。它通过创建独立的进程来绕过GIL的限制。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独立的Python解释器和内存空间,这意味着它们可以真正地在多核CPU上并行执行。

下面是一个多进程的简单示例:

import multiprocessing
import time

def cpu_intensive_task(name):
    print(f"进程 {name}: 启动")
    result = 0
    for _ in range(1_000_000): # 模拟大量计算
        result += 1
    print(f"进程 {name}: 完成,结果为 {result}")
    return result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ocesses = []
    for i in range(3):
        process = multiprocessing.Process(target=cpu_intensive_task, args=(f"P-{i}",))
        processes.append(process)
        process.start() # 启动进程

    for process in processes:
        process.join() # 等待所有进程完成

    print("所有进程任务完成。")
登录后复制

在这个例子里,

cpu_intensive_task
登录后复制
执行的是纯粹的CPU计算。如果用多线程来跑这样的任务,你会发现总耗时几乎和单线程一样,甚至更长(因为线程切换也有开销)。但多进程则能真正利用多核优势,让多个计算任务同时进行,大幅缩短总运行时间。当然,进程间通信(IPC)会比线程间通信复杂一些,通常需要借助
Queue
登录后复制
Pipe
登录后复制
Manager
登录后复制
等机制。

Python多线程真的能“并行”吗?深入理解GIL的限制与适用场景

这是一个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也是很多Python初学者会感到困惑的地方。坦白说,对于纯Python代码,答案是“不能真正并行”。这里,我们必须提到Python的“全球解释器锁”(Global Interpreter Lock),简称GIL。

GIL是一个互斥锁,它保护着Python解释器,确保在任何时刻,只有一个线程能够执行Python字节码。这意味着,即使你的机器有16个CPU核心,当你在Python中运行多线程时,也只有一个核心在执行Python代码。其他的Python线程,即便它们“准备就绪”,也必须等待GIL被释放才能轮到它们。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反直觉,甚至让人觉得Python的多线程是“假的”。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多线程毫无用处。GIL在某些情况下会被释放,最典型的就是当线程执行I/O操作时。比如,当一个线程发起一个网络请求,或者在等待硬盘读写完成时,它会主动释放GIL。这样一来,其他Python线程就可以趁机获取GIL并执行它们的任务。这就是为什么多线程在处理IO密集型任务时表现出色:它利用了等待I/O的时间片,让多个任务看起来像是同时进行的。

豆包AI编程
豆包AI编程

豆包推出的AI编程助手

豆包AI编程 483
查看详情 豆包AI编程

想象一下,你有一组工人(线程),他们都需要使用一台打印机(Python解释器)。GIL就像是打印机旁的一个保安,一次只允许一个工人使用打印机。但是,如果一个工人去接电话(IO操作),保安就会让出打印机给下一个工人。所以,虽然没有两个工人能同时打印,但他们可以高效地轮流使用打印机,尤其是在打电话的工人等待时间很长的情况下。

所以,如果你正在编写一个需要频繁进行网络通信、数据库查询或文件操作的程序,多线程仍然是你的好朋友。它能有效提升程序的并发能力,而你无需为此付出进程创建和管理的高昂代价。但如果你的任务是密集的数学计算、图像处理或数据分析,那你就得考虑多进程了。

何时选择多进程?从CPU密集型任务看其优势与资源开销

在我看来,选择多进程通常是当你发现你的Python程序在单核上跑得飞快,但在多核上却无法充分利用所有核心时。这几乎是GIL在CPU密集型任务上施加的直接影响。

优势:

多进程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彻底绕开GIL。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独立的内存空间和Python解释器实例。这意味着,当你启动多个进程时,它们可以真正地在多个CPU核心上并行执行Python字节码,实现真·并行。对于那些需要大量计算、数据处理、科学模拟等CPU密集型任务,多进程是提升性能的“银弹”。例如,我曾处理过一个需要对大量图像进行复杂算法处理的项目,一开始用多线程,性能提升微乎其微,后来切换到多进程,直接让处理时间缩短了数倍。

资源开销与挑战:

当然,这种并行能力并非没有代价。

  1. 内存消耗: 每个进程都需要加载一份Python解释器,并拥有自己独立的内存空间。这意味着与多线程相比,多进程会消耗更多的内存。如果你的程序已经很“吃内存”,再启动几十个进程可能会让你的系统不堪重负。
  2. 启动开销: 创建一个新进程比创建一个新线程要“重”得多。进程的创建涉及到操作系统的资源分配,因此启动时间会更长。对于那些需要频繁创建和销毁工作单元的短生命周期任务,多进程的开销可能会抵消并行带来的收益。
  3. 进程间通信(IPC)复杂性: 线程共享内存,可以直接访问共享变量(尽管需要锁来同步)。而进程之间是相互隔离的,它们不能直接访问彼此的内存。因此,进程间需要通过更复杂的机制进行通信,比如
    Queue
    登录后复制
    (队列)、
    Pipe
    登录后复制
    (管道)、
    Value
    登录后复制
    /
    Array
    登录后复制
    (共享内存)或者
    Manager
    登录后复制
    (管理器)。这些IPC机制通常涉及到数据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这本身也会带来额外的性能开销。
  4. 调试难度: 调试多个独立运行的进程通常比调试多线程更具挑战性。

尽管有这些开销,但对于那些核心瓶颈在于CPU计算的任务,多进程的优势是压倒性的。

multiprocessing.Pool
登录后复制
提供了一个更高级别的抽象,可以让你更方便地将任务分发给一个进程池去处理,这在很多情况下能大大简化代码。

多线程与多进程编程中的常见陷阱与调试技巧

在我的实践中,无论是多线程还是多进程,都会遇到一些令人头疼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隐藏得很深,一旦出现,调试起来颇费周折。

常见陷阱:

  1. 竞态条件(Race Conditions): 这是并发编程中最经典的问题之一。当多个线程或进程试图同时访问并修改同一个共享资源时,最终结果可能依赖于它们执行的相对顺序,导致不可预测的错误。比如,两个线程同时对一个计数器进行
    +1
    登录后复制
    操作,如果没有加锁,最终结果可能不是
    +2
    登录后复制
    • 解决方案: 使用锁(
      threading.Lock
      登录后复制
      multiprocessing.Lock
      登录后复制
      )来保护共享资源的访问。更高级的同步原语如信号量(
      Semaphore
      登录后复制
      )、条件变量(
      Condition
      登录后复制
      )也很有用。对于进程间通信,通常使用
      Queue
      登录后复制
      Pipe
      登录后复制
      来避免直接共享状态。
  2. 死锁(Deadlock): 当两个或多个线程(或进程)互相持有对方需要的资源,并且都在等待对方释放资源时,就会发生死锁。它们会无限期地阻塞下去。这就像两个人各拿着一把钥匙,但需要对方的钥匙才能打开自己的门,结果谁也进不去。
    • 解决方案: 仔细设计资源获取的顺序,确保所有线程都以相同的顺序获取锁。使用带超时的锁(
      acquire(timeout=...)
      登录后复制
      )可以帮助检测和避免永久性死锁。
  3. 数据共享的复杂性:
    • 线程: 虽然线程共享内存使得数据共享直观,但如果没有适当的同步机制,共享可变数据会非常危险。
    • 进程: 进程间的数据共享需要明确的IPC机制。直接传递大量数据可能导致性能瓶颈(序列化/反序列化)。如果数据量大,考虑使用共享内存(
      multiprocessing.Value
      登录后复制
      Array
      登录后复制
      )或
      Manager
      登录后复制
      来管理共享对象。
  4. 守护线程/进程(Daemon Threads/Processes): 默认情况下,如果主线程/进程退出,非守护线程/进程会继续运行直到完成。但如果设置为守护线程/进程(
    thread.daemon = True
    登录后复制
    process.daemon = True
    登录后复制
    ),它们会在主程序退出时被强制终止,这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或资源未正确释放。
    • 解决方案: 确保所有重要的子线程/进程在主程序退出前都调用了
      join()
      登录后复制
      方法,等待它们正常结束。
  5. 资源泄漏: 在多线程/多进程环境中,文件句柄、数据库连接、网络套接字等资源如果没有正确关闭,可能会导致系统资源耗尽。
    • 解决方案: 总是使用
      with
      登录后复制
      语句来管理资源,或者在
      finally
      登录后复制
      块中确保资源被关闭。

调试技巧:

并发编程的调试是出了名的困难,因为错误往往是非确定性的,难以重现。

  1. 日志记录(Logging): 这是我最常用的方法。在关键代码路径上添加详细的日志输出,包括线程/进程ID、时间戳、变量状态等。这能帮助你追踪执行流,理解事件发生的顺序。Python的
    logging
    登录后复制
    模块非常强大,可以配置不同的日志级别和输出目标。
  2. 减少并发度: 当出现问题时,尝试将并发度降低到最小(比如只运行两个线程或进程),这有助于简化问题,更容易复现和定位。
  3. 使用调试器(pdb): Python自带的
    pdb
    登录后复制
    调试器可以在多线程/多进程环境中工作,但需要一些技巧。你可以尝试在子线程/进程中插入
    pdb.set_trace()
    登录后复制
    ,但这可能会导致其他线程/进程继续运行,使得调试变得复杂。更稳妥的做法是,在主进程中启动调试,然后逐步跟踪。对于多进程,可能需要独立地启动和调试每个进程。
  4. 条件断点: 在某些特定条件(比如某个变量达到特定值)下才触发的断点,对于定位竞态条件或特定状态下的错误非常有效。
  5. 隔离问题: 如果可能,将并发逻辑与业务逻辑分离,单独测试并发部分,确保其正确性。
  6. 善用
    Queue
    登录后复制
    在多进程中,
    Queue
    登录后复制
    不仅是通信工具,也可以作为一种调试手段。你可以将中间结果、状态信息甚至错误信息放入队列,由主进程统一收集和打印,避免多个进程同时向控制台输出造成混乱。

总之,并发编程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又极其强大的领域。深入理解其底层机制,并掌握这些调试技巧,能让你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更加从容。

以上就是python怎么实现多线程或多进程_python多线程与多进程编程入门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python速学教程(入门到精通)
python速学教程(入门到精通)

python怎么学习?python怎么入门?python在哪学?python怎么学才快?不用担心,这里为大家提供了python速学教程(入门到精通),有需要的小伙伴保存下载就能学习啦!

下载
来源:php中文网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最新问题
开源免费商场系统广告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举报中心 意见反馈 讲师合作 广告合作 最新更新 English
php中文网:公益在线php培训,帮助PHP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服务号 技术交流群
PHP中文网订阅号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PHP中文网APP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