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消息,好久不上网,发现“安卓”居然成了贬义词。

最近,网红博主 @户晨风 提出的“安卓人”概念,迅速引爆网络,催生了一波关于“苹果人”和“安卓人”的调侃热潮。原本只是手机系统的区别,却被硬生生演绎成一条离谱的鄙视链,甚至“安卓”一词也被赋予了嘲讽意味。
那么,什么是“苹果人”“安卓人”?按照 @户晨风 的说法,用 iPhone 的就是“苹果人”,还得配得上“苹果房”(户型方正、装修高级)、开“苹果车”(例如特斯拉)、去“苹果超市”(像山姆会员店);
而用安卓手机的则被归为“安卓人”,住的是“安卓房”(布局混乱、隔音差,网友吐槽‘隔壁打呼都能听见’)、开“安卓车”(油耗高、中控杂乱),连养的猫都不放过——普通品种的猫咪被称为“安卓猫”。


更夸张的是,这套分类还细分出“浓度等级”:从“苹果中的苹果”到“安卓中的安卓”,层层划分。
最引发众怒的是学历挂钩:本科及以上称为“苹果学历”,大专或三本毕业则被打入“安卓学历”行列。
此言论一出,舆论瞬间炸锅:“我用安卓机,985硕士毕业,算哪门子‘安卓人’?”“捡回来的流浪猫乖巧懂事,怎么就成了‘安卓猫’?”
这种毫无逻辑的身份标签,暴露出当下消费主义裹挟下的身份焦虑,也显示出一部手机早已超越工具属性,演变为社会身份的象征。



其实稍加思考就能明白,这种强行贴标签的行为,不过是博眼球的“引战套路”,为何却能激起如此广泛的愤怒与传播?

有观点指出,这个梗之所以走红,正是因为它戳中了现代人的身份焦虑。手机选择不再只是功能需求,而成了自我认同的一部分。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人们渴望通过消费品牌来确认自己属于哪个群体,寻求归属与价值感。

同时,从传播角度看,一方面它释放了部分人隐藏的优越心理;另一方面也契合了大众玩梗娱乐的需求。 可偏偏有人当了真,自封“苹果人”,甚至调侃亲妈是“安卓妈”。

但对于经历过生活起伏的人来说,看到这些,大概只会淡然一笑。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