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正式宣布,全新旗舰系列将被命名为“小米17系列”,而非市场预期的小米16。这一命名策略的突然转变引发广泛关注,背后体现了小米高层的战略思考和市场定位的重新调整。
小米跳过数字“16”直接命名为“17”的最直接原因,是为了与苹果最新的iPhone 17系列形成直接对标。卢伟冰在公开声明中明确表示:“5年前,我们开启高端化战略,向最伟大的对手学习,坚定对标iPhone。迄今,苹果依然非常出色。iPhone 17系列的成功大家都看到了,但我们依然很有信心,才会同代同级地直面iPhone。”
这种命名方式在消费者认知中建立了一个明确的等式:小米17 ≈ iPhone 17,暗示两者是同一时期、同一层级、互为竞品的关系。这不仅简化了产品对比,更通过数字“17”的巧合强化了市场对标效应,将小米拉到了与苹果平起平坐的“决赛圈”。

小米17系列的产品线布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与iPhone 17系列完全看齐:
• 小米17:定位“史上最强标准版旗舰”,承诺全方位大升级但保持价格不变(起售价预计仍为4499元)。
• 小米17 Pro:被称为“小米最精湛的小尺寸科技影像旗舰”,采用6.3英寸相对紧凑的机身设计,影像配置更专业。
• 小米17 Pro Max:全新加入的型号,被形容为“小米史上最强大的巅峰科技影像旗舰”,将搭载最先进的摄像技术和性能配置。
此外,小米还计划在明年春季推出小米17 Ultra,进一步拓展超旗舰市场,形成与iPhone产品线的差异化竞争。
小米17系列不仅是命名上的改变,更是技术上的跨越。该系列将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采用台积电3nm工艺),性能再攀新高。
卢伟冰还透露,过去5年小米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未来5年将加码到2000亿元。持续的巨额投入为小米高端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使其有底气与苹果正面竞争。
此外,卢伟冰暗示小米17系列将带来一些“新东西”,旨在打破当前智能手机同质化的局面。据爆料,小米17 Pro Max可能采用类似小米11 Ultra的横向大矩阵相机设计,并在背面增加一块3英寸LTPO全功能副屏,提供显示通知、控制音乐、自拍取景器等实用功能。
小米17系列的发布时机也经过精心策划——比上代提前了一个月,计划于9月底发布(很可能在9月24-26日之间),这与iPhone 17系列的销售时间仅相差十余天。这种安排有助于小米抢占先发优势,借助新一代骁龙芯片的首发优势,在下半年的购物季前奠定高端市场地位。
从市场环境看,当前智能手机市场已进入“存量博弈”阶段,用户换机周期延长,决策过程更趋理性。小米通过提前发布抢占用户决策窗口期,配合预售权益(如免息分期、以旧换新补贴)降低购买门槛,可有效激活潜在换机需求。
小米17系列的命名变更和产品升级,是小米高端化战略五年来的集中体现。2020年,小米开启高端化战略,明确“向最伟大的对手学习,坚定对标iPhone”。
五年来,小米的高端化认知经历了从“参数领先”到“体验优先”,从“堆砌硬件”到“软硬件深度融合”的转变。卢伟冰强调,“高端无短板”已成为小米产品开发的核心指导思想。
市场数据证明了小米高端化的进展: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在中国大陆4000-5000元价位段市场份额达24.7%,稳居国内第一;5000-6000元价位段市场份额为15.4%,同比提升6.5个百分点。卢伟冰表示,从2025年开始,小米在中国市场手机高端化的重点将从4000-6000元的高价位段转移到6000元以上的超高价位段。
小米16更名为17,远不止是数字序列的简单调整,而是小米高端化战略迈向新阶段的宣言。它体现了小米与苹果在全球高端市场“近身肉搏”的决心,展示了其在产品布局、技术创新和市场策略上的全面升级。
然而,命名策略和产品对标只是第一步,小米能否真正在高端市场与苹果平分秋色,最终取决于产品的实际体验和用户的认可。随着9月发布会的临近,市场将检验小米17系列是否具备与iPhone 17系列全面抗衡的实力。
这场中美科技巨头在高端手机市场的正面交锋,无疑将成为2025年全球消费电子领域最具看点的竞争之一。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