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旨在介绍如何在 Python 中自定义异常类,并利用异常处理机制来校验输入数据的范围。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示例,演示如何定义 NumberTooSmall 和 NumberTooBig 异常,并在程序中捕获和处理这些异常,最终输出包含校验结果的字典。
在 Python 中,我们可以通过继承内置的 Exception 类来创建自定义异常。自定义异常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表达程序中出现的特定错误情况,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例如,针对输入数字过小或过大的情况,我们可以定义 NumberTooSmall 和 NumberTooBig 两个异常类:
class NumberTooSmall(Exception):
def __init__(self, args):
self.num = args
class NumberTooBig(Exception):
def __init__(self, args):
self.num = args这两个类都继承自 Exception,并在构造函数 __init__ 中接收一个参数 args,用于存储导致异常的具体数值。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接下来,我们编写程序接收用户输入的 5 个整数,并将它们及其立方存储在一个字典中。在存储之前,我们需要对每个数字进行校验,判断其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例如,3 到 30 之间)。如果数字小于 3,则抛出 NumberTooSmall 异常;如果数字大于 30,则抛出 NumberTooBig 异常。
关键在于将 try...except 块放置在循环内部,这样可以针对每个输入数字单独处理异常,避免因一个错误导致整个程序中断。
n1,n2,n3,n4,n5 = 1,5,10,30,50 # 示例输入,可以替换为 input() 获取用户输入
All = sorted([n1,n2,n3,n4,n5])
class NumberTooSmall(Exception):
def __init__(self, args):
self.num = args
class NumberTooBig(Exception):
def __init__(self, args):
self.num = args
dic = {}
for i in All:
try:
if i <3:
raise NumberTooSmall(i)
elif i> 30:
raise NumberTooBig(i)
else:
dic[i] = i**3
except NumberTooSmall as numtosmall:
dic[i] = 'NumberTooSmall'
except NumberTooBig as numtobig:
dic[i] = 'NumberTooBig'
keypairs = list(zip(dic.keys(),dic.values()))
for i,v in keypairs:
print(f'{i} : {v}')在这个代码段中,try 块包含可能引发异常的代码。如果 i 小于 3,则 raise NumberTooSmall(i) 语句会抛出一个 NumberTooSmall 异常,并将 i 的值传递给异常对象。except 块用于捕获特定类型的异常,并执行相应的处理代码。在这里,我们分别捕获 NumberTooSmall 和 NumberTooBig 异常,并将字典中对应的值设置为 'NumberTooSmall' 或 'NumberTooBig'。
最后,我们遍历字典,并将键值对打印到控制台。如果某个键对应的值是 'NumberTooSmall' 或 'NumberTooBig',则表示该数字超出了允许的范围。
使用示例输入 1, 5, 10, 30, 50,程序将输出:
1 : NumberTooSmall 5 : 125 10 : 1000 30 : 27000 50 : NumberTooBig
通过本文的示例,你已经掌握了如何在 Python 中自定义异常类,并利用异常处理机制来校验输入数据的范围。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需要数据校验的场景,例如用户输入验证、文件格式检查等。
以上就是Python 异常处理:自定义异常与数据范围校验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