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IT新闻 > 正文

透视 AI“魔改”视频争议:创意还是恶搞?

心靈之曲
发布: 2025-09-18 19:11:00
原创
749人浏览过

透视 ai“魔改”视频争议:创意还是恶搞?

(新华社)唐僧与孙悟空争夺“话事权”、《甄嬛传》变身枪战大片、《人民的名义》里沙瑞金和高育良上演魔法对决……近期,一批由AI技术“魔改”的短视频在各大平台引发热议。

所谓AI“魔改”,指的是借助人工智能手段对原有影视作品进行颠覆性再创作的行为,广泛出现在短视频及视觉艺术领域。

这些内容究竟是创意表达,还是低俗恶搞?其边界何在?又该如何有效治理,让AI技术真正“赋能”文化而非“偏离正轨”?

争议不断的“魔改风”

“家人们,看看五指山下压着的是谁?如来老儿!当年压我五百年,今天我要压他一千年!”画面中,孙悟空手持摄像机直播“复仇现场”,如来佛祖被牢牢镇压于山底……

青海西宁市民李女士刷到这条推送时惊出一身冷汗。“我和孩子一起看短视频,这视频画质清晰、人物口型自然,不细看根本分不清是真是假。”

随着AI工具日益普及,不少博主将其用于流量变现——截取经典影视剧片段,通过AI重构剧情,制造猎奇情节和夸张对白,吸引观众停留点击。

在多个短视频平台上,此类“魔改”内容数据亮眼,部分视频点赞量突破十万。有的账号仅运营十余天,粉丝便飙升至十万人以上。许多创作者还借势推广AI工具、售卖课程,通过广告合作、知识付费、平台分成等方式实现盈利。

是创新还是亵渎?公众看法两极分化

有人认为这类视频脑洞大开、趣味十足,属于新型创意表达;但也有人指出,经典作品承载着集体记忆与文化价值,过度娱乐化改编应有底线。尤其是一些“魔改”未获授权,破坏了原作完整性,甚至可能扭曲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历史认知。

“我儿子才12岁,正处于三观形成期,长期接触这种内容,容易混淆现实与虚构。”李女士担忧地说。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谭泽明表示,AI“魔改”制造大量虚假信息,加剧了信息茧房效应,影响用户判断力。

一位青年剧作家指出,像《三国演义》中的张飞等角色,若被随意篡改成违背原著精神的形象,不仅是对文学经典的不尊重,更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冲击。

2025年4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一起“奥特曼形象AI生成侵权案”。杭州中院审理认为,AI技术的发展可能导致针对经典IP的恶意“魔改”,若任其泛滥,或将歪曲历史记忆、损害文化遗产和社会共识。

2024年1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也发布提示,明确指出部分AI“魔改”视频为博眼球毫无底线,严重亵渎经典IP,冲击传统文化认知,背离原著精神,且涉嫌侵犯著作权。

火爆背后:低成本、高回报的流量密码

AI生成内容的技术门槛和成本均较低。记者测试多款AI工具发现,只需输入文字描述或上传图片视频,即可快速生成“以假乱真”的改编作品。

模力视频
模力视频

模力视频 - AIGC视频制作平台 | AI剪辑 | 云剪辑 | 海量模板

模力视频 51
查看详情 模力视频

例如,在某AI生成软件中输入指令:“根据《西游记》人物设定,让孙悟空和唐僧持枪互射”,并在“对口型”选项中选择“猴哥”声音模型——短短几十秒后,一段动作流畅、音画同步的视频便已完成,人物神态与原剧几乎一致。

多数此类软件需付费使用,会员价格从几十元到百余元不等。一款标价129元的AI工具提供永久会员服务,涵盖文生视频、图生视频、AI绘画等功能;另一款售价98元的应用也提供类似功能,下载量已超百万次。

谭泽明分析称,AI“魔改”的盛行,既得益于技术进步,也受平台算法推荐机制推动。

业内人士透露,这类视频能为创作者带来可观流量、粉丝增长和商业收益。一名博主发布“唐僧唱歌”的AI视频,收获近200万次互动,粉丝迅速涨至32万以上。“比起原创,AI改编更容易爆火,转化率高出好几倍。”一位短视频从业者坦言,部分平台还推出AIGC激励计划,进一步刺激创作热情。

调查还发现,不少账号打着“投入少回报高”“零基础副业”“在家做视频月入过万”的旗号,兜售AI视频生成培训课程,“几分钟上手,三小时出片,收入轻松破万”。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对作品进行改编、翻译等行为构成侵权。“很多AI‘魔改’以盈利为目的,早已超出‘合理使用’范畴。”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马旭东教授指出。

治理之路如何走?

面对AI“魔改”乱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已要求各平台全面排查清理相关违规短视频,并加强对AI生成技术产品的准入监管,同时要求对AI内容做出显著标识。

记者走访发现,相较此前,主流平台已有所行动。

抖音先后发布《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平台规范暨行业倡议》《关于不当利用AI生成虚拟人物的治理公告》,明确反对利用AI生成低质虚拟人物进行恶意创作,并在相关视频下方标注“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但在流量驱动下,治理难以一蹴而就。”谭泽明认为,平台必须承担主体责任,对涉嫌侵权、包含暴力低俗元素的内容采取限流、下架甚至封号处理。

“既要鼓励内容创新,也要保护版权权益。”马旭东建议,行业协会应加强引导,开展公益宣传,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和法律意识;同时推动平台技术向善,扶持更多优质健康的内容生态。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提出,鉴于AI技术的复杂性,治理需跨领域协同。例如,在生成音视频时结合身份验证、行为识别等技术,提升合规性。可由科技企业、监管部门、伦理机构共同组建“技术共治联盟”,制定更精细的治理标准。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强调,在AI迅猛发展的当下,必须厘清创新边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注重审美引导与文化敬畏,真正让AI成为促进文化繁荣的新引擎。

以上就是透视 AI“魔改”视频争议:创意还是恶搞?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下载
来源:php中文网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最新问题
开源免费商场系统广告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举报中心 意见反馈 讲师合作 广告合作 最新更新 English
php中文网:公益在线php培训,帮助PHP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服务号 技术交流群
PHP中文网订阅号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PHP中文网APP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