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唤醒机制通过wait()、notify()、notifyAll()实现线程通信,需在synchronized中使用,确保线程安全;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用while循环防止虚假唤醒;相比synchronized,Lock配合Condition更灵活,支持多条件队列,提升并发控制精度。

在Java并发编程中,线程之间的协调是关键问题之一。等待唤醒机制是实现线程间通信的重要手段,它允许某些线程在特定条件未满足时进入等待状态,由其他线程在条件达成后将其唤醒。这种机制主要依赖于Object类提供的wait()、notify()和notifyAll()方法,结合synchronized关键字使用,确保线程安全与正确协作。
这三个方法定义在Object类中,任何对象都可以调用它们,但必须在同步块或同步方法中执行,否则会抛出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
注意:wait()调用后线程会释放持有的监视器锁,而从等待中被唤醒后需重新获取锁才能继续执行。
通过一个简单的缓冲区模型展示等待唤醒机制的实际应用:
立即进入“豆包AI人工智官网入口”;
立即学习“豆包AI人工智能在线问答入口”;
class Buffer {
private int data = -1;
private boolean isEmpty = true;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produce(int value) {
while (!isEmpty) {
try {
wait(); // 缓冲区非空,生产者等待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
}
}
data = value;
isEmpty = false;
notifyAll(); // 唤醒消费者
}
public synchronized int consume() {
while (isEmpty) {
try {
wait(); // 缓冲区为空,消费者等待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
}
}
isEmpty = true;
notifyAll(); // 唤醒生产者
return data;
}
}
这里使用while循环而非if判断,是为了防止虚假唤醒(spurious wakeup)导致逻辑错误。只有当条件真正满足时,线程才应继续执行。
JDK 5引入了java.util.concurrent.locks包,提供了更灵活的替代方案。使用ReentrantLock配合Condition对象可以实现更精确的控制:
Lock可以创建多个Condition实例,实现不同条件的独立等待与唤醒。Condition的await()、signal()、signalAll()方法功能类似于wait()、notify()、notifyAll(),但更加面向对象且支持中断响应。例如,可为“非满”和“非空”分别创建两个Condition,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互不干扰地等待各自条件。
基本上就这些。掌握等待唤醒机制的核心在于理解锁的持有与释放时机,以及如何安全地判断和响应状态变化。无论是使用传统synchronized方式还是现代Condition机制,都需要确保条件检查的原子性和唤醒的及时性,才能写出正确的并发程序。
以上就是Java并发编程中等待唤醒机制解析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编程怎么学习?编程怎么入门?编程在哪学?编程怎么学才快?不用担心,这里为大家提供了编程速学教程(入门课程),有需要的小伙伴保存下载就能学习啦!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