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货币市场似乎正逐步脱离传统四年周期的束缚。随着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机构化普及、现实世界资产(RWA)的大规模代币化,以及稳定币基础设施的持续升级,整个行业的运行机制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在9月24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分析师Ignas指出,2024年比特币与以太坊ETF的正式推出标志着行业的重要转折点——自当年4月以来,加密ETF已录得高达340亿美元的净资金流入,成为全球所有资产类别中资金流入最强劲的板块。
这些金融产品吸引了包括养老基金、财富管理机构和主流商业银行在内的广泛参与,促使加密资产从以往被视作零售投机工具的角色,跃升为与黄金、纳斯达克指数等并列的核心配置资产。
截至目前,比特币ETF管理的总资产已突破1500亿美元,相当于掌控了全部比特币供应量的6%;而以太坊ETF则持有流通ETH总量的5.6%。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于9月通过的商品类ETP通用上市规则,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趋势,为Solana、XRP等更多数字资产申报ETF打开了政策通道。
报告将这一从散户主导转向长期机构持有格局的演变定义为“加密资产大轮动”。
当传统周期投资者选择抛售之际,机构资本却持续增持,不断抬高市场成本中枢,并逐步确立更具韧性的价格底部。
如今,ETF已成为比特币和以太坊最主要的购买渠道,彻底重构了历史周期背后的供需逻辑。
与此同时,稳定币的功能早已超越基础交易媒介,正向支付结算、信贷融资乃至财政运营等多维度拓展。
一个规模已达300亿美元的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市场正在成型,其中代币化的国债、企业信贷及大宗商品正成为链上金融体系的关键支柱。
近期,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批准将稳定币用于衍生品交易抵押,此举不仅增强了现货需求,更开辟了全新的机构级应用场景。
面向实体经济的支付解决方案,如Stripe的Tempo和Tether的Plasma项目,正在推动稳定币深度融入日常商业活动;而数字资产国债(DAT)平台则为尚未获得ETF资格的加密资产提供了进入传统股权市场的通道。
该机制不仅为风险投资创造了退出路径,更引导大量机构资金间接流入山寨币生态。
通过将国债和信贷工具进行链上代币化以建立基准利率,RWA正在构建具备真实收益能力的去中心化资本市场。
贝莱德推出的BUIDL基金与富兰克林邓普顿的BENJI产品,如同关键桥梁,将万亿级别的传统资本引入区块链金融系统。这使得DeFi协议得以基于合规资产开展借贷业务,摆脱过去依赖价格炒作的增长模式。
此类结构性变革预示着:加密货币正从波动剧烈的周期性投机资产,转型为支撑未来金融体系的持久性基础设施。
然而,随着机构资金更加注重可持续商业模式而非概念叙事,市场或将告别过往“齐涨共跌”的局面,进入个股表现显著分化的时代。
以上就是比特币(BTC)的四年周期真的被打破了吗?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