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言仅用于调试,不应控制程序流程。使用assert可帮助发现错误,但不可依赖其验证输入或处理异常,因-O模式下assert会被忽略,导致校验失效;应改用if+raise处理运行时错误。

断言(assert)在 Python 中是一种调试工具,用来检查某个条件是否为真。如果条件不满足,程序会抛出 AssertionError 并中断执行。虽然使用简单,但在实际开发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点,避免误用或引发意外问题。
断言的目的是帮助开发者发现错误,而不是处理运行时异常。不要依赖 assert 来验证用户输入或控制程序逻辑。
正确做法:使用 if + raise 处理运行时错误
断言适合检查“绝不应该发生”的情况,比如内部状态矛盾、函数返回值异常等。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这类问题应使用异常捕获和重试机制,而不是断言中断程序
写 assert 时建议加上描述性信息,方便调试定位。
推荐写法:
# 更好的提示信息这样在触发 AssertionError 时能快速知道问题所在,而不是只看到哪行代码断言失败
由于 -O 模式下 assert 被移除,其中的表达式不会执行。
正确做法:先执行操作,再对结果做断言检查
基本上就这些。合理使用 assert 能提升代码健壮性,但要清楚它只是辅助工具,不能替代正常的错误处理机制。
以上就是python中断言的使用注意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python怎么学习?python怎么入门?python在哪学?python怎么学才快?不用担心,这里为大家提供了python速学教程(入门到精通),有需要的小伙伴保存下载就能学习啦!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