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4 日消息,中国三峡集团发布最新进展,溪洛渡水电站已全面实现机器人廊道巡检业务覆盖,标志着三峡集团对这座高达 285.5 米的大坝运行状态监测能力迈上新台阶,感知更全面、判断更精准、响应更迅速。
注:溪洛渡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雷波县与云南省永善县交界的金沙江段,总装机容量达 1386 万千瓦,是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中的核心工程之一。
该电站配备有规模庞大的地下洞室系统,其中大坝廊道巡检线路总长度超过 5 公里,水垫塘区域的巡检通道也长达 3 公里以上。由于水垫塘廊道呈网状分布,并包含 45 度斜坡路段,对巡检人员的体力和耐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为克服传统人工巡检存在的局限性以及难以发现隐蔽结构损伤的问题,溪洛渡电厂自 2021 年起启动了无人化巡检关键技术攻关,涵盖水垫塘及大坝廊道的智能感知、健康诊断与综合评估等多个方向。通过引入巡检机器人和物联网技术,电厂成功研发并部署了4 台轨道式机器人、3 台履带式机器人和 1 台四足机器人,实现了对大坝及水垫塘区域无盲区、立体化、智能化的结构安全监控。
智能机器人在水电站巡检中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自动化水平。“过去完成一次廊道巡检需至少两名工作人员连续作业两天,现在所有巡检任务均由机器人承担,运维人员只需通过数据管理平台就能实时掌握机器人的位置、运行状态和采集数据,高效完成常规、加密及专项等多种巡检路线。”溪洛渡电厂生产管理部水工(金结设备管理)主任侯春尧表示。
具备自主充电功能的巡检机器人可实现全天候 24 小时连续作业,巡检精度达到毫米级,远超人眼识别能力,大幅提高了检测标准。例如,在廊道巡视过程中,机器人能敏锐捕捉到肉眼难以察觉的裂缝微小变化,并在生成的巡检报告中及时呈现。

▲ 四足式巡检机器人
这是四足机器人首次应用于大型水电站水垫塘廊道巡检。其采用仿生结构设计,集成激光雷达、检测模块与自主导航系统,最高行进速度可达 3 米/秒,单次任务可完成长达 3 公里的廊道巡检。“该机器人采用先进的激光与视觉融合 SLAM 导航技术,即使在无网络信号的封闭廊道环境中也能精确自我定位,不受光照条件影响,自主规划最优巡检路径。”侯春尧介绍。
随着机器人巡检系统的全面投用,智能设备在溪洛渡水电站运维管理中的规模化应用已初步形成。

▲ 履带式巡检机器人工作现场
以上就是我国第三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实现机器人廊道巡检全覆盖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