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android车载应用开发中,我们通常使用car app library提供的模板(如gridtemplate、panetemplate等)来构建用户界面。当需要更新界面上的数据时,开发者会调用screen类的invalidate()方法。invalidate()方法的作用是通知系统当前屏幕的内容已失效,需要重新调用ongettemplate()方法来构建新的界面模板。系统接收到这个请求后,会在合适的时机执行ongettemplate()并渲染新的ui。
例如,以下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在一个Screen中通过invalidate()请求界面更新:
public class MyScreen extends Screen {
private int run = 0; // 计数器,用于模拟数据更新
public MyScreen(CarContext carContext) {
super(carContext);
}
@NonNull
@Override
public Template onGetTemplate() {
// 在这里构建并返回当前的界面模板
Row row = new Row.Builder().setTitle("Count:").addText(run + "").build();
return new PaneTemplate.Builder(new Pane.Builder().addRow(row).build()).setTitle("Wasup").build();
}
// 假设有一个方法会更新数据并请求重绘
private void updateCounterAndRefresh() {
run++; // 更新数据
invalidate(); // 请求系统重绘界面
}
}尽管开发者可以通过频繁调用invalidate()来请求系统更新UI,但Android车载应用模板的实际刷新速率并非由开发者完全控制。系统对模板的刷新频率有严格的限制。这意味着,即使在代码中设置了一个非常短的定时器(例如10ms或100ms)来频繁触发invalidate(),实际屏幕的更新频率也可能远低于这个数值,通常会观察到每秒最多刷新一次的现象。
例如,在以下尝试通过Timer实现高频刷新的代码中:
// 示例代码片段,用于说明尝试高频刷新的意图
private void looping() {
Timer timer = new Timer();
new Timer().schedule(new TimerTask()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looping(); // 递归调用,尝试实现持续更新
}
}, 100); // 每100毫秒触发一次
run++; // 更新计数器
Log.d("Test", run + "");
invalidate(); // 频繁请求重绘
if (run >= 1000) {
run = 0;
}
}尽管invalidate()被频繁调用,但实际的屏幕视觉更新速率仍受限于车载系统,无法达到亚秒级的刷新频率。这种限制是平台设计的一部分,而非代码实现问题。
车载应用设计的一个核心原则是最小化驾驶员分心。为了确保驾驶安全,Android车载应用库对UI元素的动态性和更新频率进行了严格限制。频繁或快速变化的UI元素,如持续滚动的数字、动画或快速更新的文本,都可能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从而增加驾驶风险。
Android for Cars App Library设计指南明确指出,为了限制驾驶员分心,不推荐频繁更新界面内容。这些指南是开发者设计车载应用时必须遵守的关键原则,它们指导开发者构建安全、直观且符合车载环境的用户体验。平台强制的刷新速率限制正是为了强制执行这些安全设计原则。
鉴于车载应用模板的刷新限制和安全考量,开发者需要重新审视“实时数据”在车载环境下的含义。对于需要更新的数据,应遵循“按需更新”原则,即仅当数据发生有意义的变化时才触发一次更新。
通过理解这些限制并采纳相应的最佳实践,开发者可以构建出既符合平台规范,又能提供安全、优质用户体验的Android车载应用。
以上就是Android车载应用界面刷新机制与设计考量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