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构建清晰的项目结构,包括内容、模板、静态资源和输出目录;接着解析Markdown文件中的front-matter元数据与正文,形成结构化数据集合;然后通过EJS等模板引擎将数据注入HTML模板完成渲染;最后根据内容路径生成对应HTML文件并复制静态资源至output目录,实现静态站点构建。

构建一个支持SSG(静态站点生成器)的系统,核心是将内容源(如Markdown文件)转换为预渲染的HTML页面。整个流程不需要服务器端运行时,适合部署在CDN上,速度快且成本低。
清晰的目录结构有助于自动化处理内容和模板。基本结构可以如下:
读取Markdown文件时,需分离元数据(front-matter)和正文内容。常用gray-matter库解析YAML/JSON格式的头部信息,例如标题、日期、路径等。
将所有内容解析后,构建成一个数据对象集合,便于后续模板渲染使用。
选择轻量模板引擎如EJS、Pug或Handlebars,将内容数据注入模板。例如,用文章数据填充post模板,生成独立页面。
首页、分类页等聚合页面可通过遍历内容列表生成摘要或链接列表。
根据内容中的路径字段(如/blog/hello-world),在output目录中创建对应子目录并写入HTML文件。
确保静态资源从src/static复制到output目录,保持引用路径正确。
基本上就这些。只要完成内容解析、模板渲染和文件输出三步,就能实现一个基础但可用的SSG。后续可扩展功能如代码高亮、RSS生成、增量构建等。不复杂但容易忽略细节,比如URL规范化和404页面处理。
以上就是如何构建一个支持SSG的静态站点生成器?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