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化权限与RBAC配置是容器安全基础,需遵循最小权限原则,为服务账户分配必要权限,禁用默认账户和cluster-admin滥用,定期审计;强化控制平面与节点安全,关闭非加密通信,启用API Server安全端口,对etcd实施TLS加密与访问控制,及时更新系统与运行时;通过可信镜像仓库拉取经签名验证的镜像,在CI/CD中集成扫描以检测CVE与敏感信息,禁止root运行容器并设置securityContext限制权限;利用NetworkPolicy实现Pod间网络隔离,部署支持策略的CNI插件如Calico,启用OPA/Gatekeeper等策略引擎,结合Falco类工具监控运行时异常行为;安全需持续运营,融合自动化检查、日志审计与响应机制,构建可信云原生环境。

容器编排在云原生环境中扮演核心角色,但其复杂性也带来了安全挑战。确保编排平台(如 Kubernetes)的安全,需要从权限控制、网络策略、镜像管理到运行时防护等多方面入手。以下是关键的安全最佳实践。
过度宽松的权限是常见的安全隐患。应严格遵循最小权限原则,限制用户和服务账户的访问能力。
控制平面和工作节点是攻击者常瞄准的目标,必须进行加固。
不可信的容器镜像是供应链攻击的主要入口。
默认情况下,Pod 间网络互通,容易造成横向移动。
基本上就这些。安全不是一次性配置,而是持续的过程。结合自动化策略检查、日志审计和响应机制,才能构建真正可信的云原生环境。
以上就是云原生中的容器编排安全最佳实践?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