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walld是Linux主流防火墙工具,通过区域管理网络流量。使用systemctl启动服务后,可配置public等区域规则;利用firewall-cmd开放端口(如80/tcp)或添加内置服务(http/https),需--permanent参数确保持久生效,并执行--reload重载规则。可设置信任网段(192.168.1.0/24)、临时开放SSH端口及rich规则限制特定IP访问数据库端口,避免误封关键服务,兼顾安全与灵活性。

Linux系统中的防火墙主要用于控制进出系统的网络流量,保障服务器安全。目前主流的Linux发行版(如CentOS 8、Ubuntu 20.04及以上)大多使用firewalld或iptables作为防火墙管理工具。本文以firewalld为例,介绍Linux防火墙设置的详细步骤与实用技巧。
在配置防火墙前,先确认当前防火墙服务是否运行:
如果服务未启动,可使用以下命令启用并设置开机自启:
firewalld通过“区域(zone)”管理网络连接,常用区域有public、trusted、drop等。默认区域通常为public。
开放特定端口示例:
添加常用服务(firewalld内置服务)更方便:
修改后必须重载配置才能生效:
firewall-cmd --reload可以根据不同网络环境划分区域,例如允许内网IP无需限制:
查看当前区域规则:
firewall-cmd --list-all合理使用防火墙能提升安全性,但也需注意操作细节:
对于开发者或测试环境,可结合rich rules实现更精细控制,例如限制某IP访问特定端口: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rich-rule='rule family="ipv4" source address="192.168.2.100" port protocol="tcp" port="3306" reject'基本上就这些。掌握firewalld的基本命令和逻辑结构,就能高效管理Linux系统的网络访问权限。关键在于理解“区域+服务/端口+永久性”的配置模式,做到安全与便利兼顾。
以上就是Linux防火墙怎么设置_Linux防火墙设置的详细步骤与技巧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