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通过单下划线约定和双下划线名称改写实现属性私有化,推荐结合@property装饰器控制访问,确保封装性和数据验证。

在Python中,没有像其他编程语言那样的严格私有属性机制,但可以通过命名约定和名称改写(name mangling)来实现属性的“私有化”。
以单下划线开头的属性或方法被视为受保护的成员,表示它们是内部使用的,不应在类外部直接访问。但这只是一个约定,并不会真正阻止外部访问。
示例:
class MyClass:
def __init__(self):
self._protected_attr = "这是受保护的属性"
obj = MyClass()
print(obj._protected_attr) # 可以访问,但不推荐
以双下划线开头的属性会被Python解释器进行名称改写,使其在类外部难以直接访问,从而实现更严格的私有性。
示例:
class MyClass:
def __init__(self):
self.__private_attr = "这是私有属性"
obj = MyClass()
# print(obj.__private_attr) # 报错:AttributeError
print(obj._MyClass__private_attr) # 可通过改写后的名字访问
解释器会将 __private_attr 改写为 _MyClass__private_attr,这称为名称改写(name mangling),目的是避免子类意外覆盖父类的私有属性。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为了更好地控制属性访问,建议使用 @property 装饰器定义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隐藏实际的私有属性。
示例: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__name = name
@property
def name(self):
return self.__name
@name.setter
def name(self, value):
if value:
self.__name = value
else:
raise ValueError("名字不能为空")
p = Person("Alice")
print(p.name) # 访问私有属性
p.name = "Bob" # 修改通过验证
基本上就这些。用双下划线实现私有,配合 property 控制访问,才是 Pythonic 的做法。
python怎么学习?python怎么入门?python在哪学?python怎么学才快?不用担心,这里为大家提供了python速学教程(入门到精通),有需要的小伙伴保存下载就能学习啦!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