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Golang HTTP错误处理需分三步:先判断err是否为nil,再检查StatusCode是否非2xx,最后读取响应体和解析数据时也要检查错误。示例展示了网络错误、状态码异常及JSON解析失败的处理,并强调设置超时的重要性。

在使用 Golang 编写 HTTP 接口请求时,错误处理是确保程序健壮性的关键环节。很多开发者只关注成功响应,但实际网络环境复杂,必须对各类错误进行合理判断和处理。
调用 http.Client.Do() 方法后,第一个要判断的是返回的 error 是否为 nil。这个 error 通常代表连接失败、超时、DNS 解析失败等底层问题。
例如:
resp, err := http.Get("https://example.com")
if err != nil {
log.Printf("请求失败: %v", err)
return
}
defer resp.Body.Close()
这里不能只判断 resp 是否为空,因为即使 resp 不为空(比如遇到重定向),err 仍可能非 nil。只要 err 不为 nil,就不能继续使用 resp。
立即学习“go语言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HTTP 请求可能成功发出并收到响应,但服务器返回了 400、500 等错误状态码。这种情况下 err 为 nil,但业务上属于失败。
需要显式检查 resp.StatusCode:
if resp.StatusCode < 200 || resp.StatusCode >= 300 {
log.Printf("HTTP 错误状态码: %d", resp.StatusCode)
// 可选择读取 body 获取错误详情
body, _ := io.ReadAll(resp.Body)
log.Printf("响应内容: %s", string(body))
return
}
常见做法是针对不同状态码做不同处理,比如 401 表示未授权,可尝试刷新 token;503 表示服务不可用,可加入重试逻辑。
即使状态码正常,读取 resp.Body 时也可能出错,比如连接中断、数据不完整等。
使用 io.ReadAll 或 json.NewDecoder.Decode 时都要检查 error:
body, err := io.ReadAll(resp.Body)
if err != nil {
log.Printf("读取响应体失败: %v", err)
return
}
如果解析 JSON,也要处理结构不匹配或字段缺失的情况:
var data MyResponse
if err := json.Unmarshal(body, &data); err != nil {
log.Printf("JSON 解析失败: %v", err)
return
}
默认的 http.Client 没有超时限制,可能导致请求长时间挂起。建议显式设置超时:
client := &http.Client{
Timeout: 10 * time.Second,
}
resp, err := client.Get("https://api.example.com/data")
更精细控制可自定义 Transport,设置 TLS、连接池、读写超时等。
基本上就这些。Golang 的 HTTP 错误处理要分层看待:先看网络错误,再查状态码,最后处理数据解析。每一步都不能跳过,才能写出可靠的接口调用代码。
以上就是Golang HTTP接口请求错误如何处理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