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 11通过更新jvm引入了“巢穴”(nest)概念,利用`nesthost`和`nestmembers`属性,使得嵌套类能够直接访问外部类的私有成员。这一机制消除了之前版本中为实现此类访问而生成的合成方法,从而简化了字节码,提升了访问效率,标志着java虚拟机在处理内部类私有成员访问方面的重要演进。
在Java语言中,嵌套类(包括内部类、静态嵌套类等)能够访问其外部类的私有成员,这是语言层面的一个特性。然而,在Java 11之前的版本中,为了实现这一特性,编译器会在字节码层面生成所谓的“合成方法”(synthetic methods)。这些合成方法充当了私有成员的“桥梁”,允许内部类通过它们间接访问外部类的私有字段或方法。例如,当内部类需要访问外部类的私有字段时,编译器会为外部类生成一个合成的getter方法,供内部类调用。这种机制虽然确保了功能实现,但同时也增加了字节码的复杂性。
Java 11引入了一项重要的JVM更新,彻底改变了嵌套类访问私有成员的方式,从而消除了对合成方法的依赖。这一改变的核心在于引入了“巢穴”(Nests)概念和相应的字节码属性及访问控制规则。
Java 11的虚拟机规范(JVMS 11)在类文件格式中新增了两个关键属性:NestHost 和 NestMembers。
通过这两个属性,JVM能够明确识别哪些类属于同一个“巢穴”。一个“巢穴”可以被理解为一组共享相同访问控制上下文的类,通常由一个主机类和其所有直接或间接嵌套的成员类组成。
立即学习“Java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为了利用新的“巢穴”概念,Java 11对JVM的访问控制规则(JVMS 11, 5.4.4节)进行了扩展。在Java 11中,判断一个字段或方法R是否对类或接口D可访问的条件中,增加了一条重要规则:
如果R是private的,并且R的声明类C与D属于同一个“巢穴”(根据巢穴成员测试),则R对D是可访问的。
而在Java 10及之前的版本中,私有成员的访问规则更为严格,通常只允许在声明它们的类内部进行访问。
这条新的规则意味着,如果一个内部类和它的外部类被JVM识别为同一个“巢穴”的成员,那么内部类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私有成员,而无需任何中间的合成方法。JVM会根据NestHost和NestMembers属性执行“巢穴成员测试”来验证这种关系。
让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这一变化:
public class Outer {
private int x = 10;
public class Inner {
public void foo() {
System.out.println(x); // 访问外部类的私有字段 x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uter = new Outer();
Outer.Inner inner = outer.new Inner();
inner.foo(); // 输出 10
}
}在 Java 10 及更早版本中: 当编译上述代码时,由于Inner类直接访问了Outer类的私有字段x,根据Java 10的访问控制规则,这是不允许的。因此,编译器会自动为Outer类生成一个合成的静态方法(例如 access$000()),该方法返回x的值。Inner类在foo()方法中会调用这个合成方法来获取x的值。
在 Java 11 及更高版本中: 当编译上述代码时,Java 11的编译器会为Outer$Inner.class文件添加NestHost属性,指向Outer类;同时,为Outer.class文件添加NestMembers属性,列出Outer$Inner类。 在运行时,当Inner类尝试访问Outer类的私有字段x时,JVM会执行新的访问控制规则。由于Inner和Outer属于同一个“巢穴”,JVM判断x对Inner是可访问的。因此,Inner类可以直接通过getfield指令访问x,无需任何合成方法。
字节码层面差异(简化描述):
Java 10- (部分字节码)
// Outer.class 中会有一个合成方法
// static int access$000(Outer outer) { return outer.x; }
// Inner.foo() 的字节码会调用此合成方法
ALOAD 0 // this (Inner实例)
INVOKEVIRTUAL Outer$Inner.this$0()LOuter; // 获取外部类实例
INVOKESTATIC Outer.access$000(LOuter;)I // 调用合成方法
GETSTATIC java/lang/System.out : Ljava/io/PrintStream;
SWAP
INVOKEVIRTUAL java/io/PrintStream.println(I)VJava 11+ (部分字节码)
// Inner.foo() 的字节码直接访问字段 ALOAD 0 // this (Inner实例) GETFIELD Outer$Inner.this$0 : LOuter; // 获取外部类实例 GETFIELD Outer.x : I // 直接访问私有字段 x GETSTATIC java/lang/System.out : Ljava/io/PrintStream; SWAP INVOKEVIRTUAL java/io/PrintStream.println(I)V
从字节码层面上看,Java 11+ 的实现更加简洁和直接。
总而言之,Java 11通过引入“巢穴”概念和更新JVM的访问控制规则,为嵌套类访问外部类私有成员提供了一种更直接、更高效的机制,成功地移除了长期存在的合成方法,是Java平台在模块化和运行时优化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以上就是深入理解 Java 11+ 嵌套类私有成员访问:JVM 巢穴机制解析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