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著经立说
当势力处于圣人阶段或已迈入国族阶段时,可在学府的学派推演中进行著经立说。若推演成功,将生成一本与国家主流文化相匹配的经书,其具体能力与政策效果取决于本次著述过程中所安排的人物及参考典籍。


在学府界面中可查看当前拥有的各类经书。当某一学派积累满五本经书后,即可满足从圣人阶段晋升至国族阶段所需的经书条件。

2、太学配置
开启太学系统后,都城学府内的学苑将自动升级为“太学”。在太学管理界面中,玩家可进行多项设定操作。

在“太学官员”栏中,可任命博士祭酒与经书博士,二者均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指定教材”功能允许选择学生学习所用的经书内容;通过“学制调整”,还能自定义招生标准与学习年限。


每年6月,系统会在全国范围内筛选符合招生条件的角色发起入学谏言,玩家可在弹出窗口选择同意或拒绝其进入太学。
若国内无人符合条件,或太学生名额已达上限,则不会触发入学提示。

批准入学后,可在学府的“太学生”栏目中查看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名单。

此外,玩家还可消耗君威,使用“推荐”功能手动指定某位人物进入太学深造。


3、学习机制
在太学的教学进度页面,可以查看每位学生的入学时间、已修学时以及总学制长度。

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个人智略水平、教学推进速度、博士祭酒的才智、自身已有能力与政策数量、所用教材附带的能力加成、年龄状况,以及太学博士团队中具备正面心性的人数等。


每完成一年的学习,学生将进入下一“稔”阶段。例如:初稔阶段的三年制学生,学习一年后转入“再稔”;若当前“稔”数超过其学制年限,则重新归入“初稔”。如再稔中的两年制学生再学一年后,将返回初稔分类。


在太学生操作栏中,支持提前安排学生出任官职。


4、太学考核
当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达到其学制要求(如三年制即满36个月),便可参加太学考试。考试时,玩家可自选考核科目并设定录取等级标准。考生根据各科表现获得上第、中第、下第或不第评级,并依据考试难度最终确定实际取得的科第结果。

正常情况下,取得上第、中第、下第、不第者分别授予高第补吏、郎中、太子舍人、文学掌故的身份。
若该学生此前已拥有身份,则按本次成绩进行晋升。例如:原为太子舍人的学生考取上第,身份升为高第补吏;若仅获下第或不第,则身份升至郎中。


玩家也可消耗君威,将原本获得科第者贬为不第,或将未通过者钦点为合格。
考试后获得高第补吏身份的学生将直接离开太学,前往郎署任职;其余学生则依照现行学制,从初稔重新开始新一轮学习。


5、太学清议
在太学清议界面,可查看本国现有的士林领袖与士林大家。凡流派归属与国家主流文化一致的朝臣、庶士家族成员、邦士宗亲、邦士公卿,以及境内的圣人、亚圣,皆有机会成为士林领袖或大家。

一旦拥有至少一名士林领袖,每年12月系统便会结合国家各项指标生成清议结论,不同结论将触发相应的国家增益效果,具体可在国家BUFF界面查阅。

6、察举制度
进入国族阶段后,可启用察举制度。当郎署出现空缺职位时,国内持有爵位且符合条件的庶士家族成员(非现任官员、无任务在身、非门客或郎官、非家主)的成年男性将纳入察举候选范围。
每年1月,系统将依据候选人的军事才能、祭祀能力、教育水平、养生技艺、育民政绩、综合评级及心性特质等维度筛选人才,经玩家确认后正式录用至郎署。

通过察举选拔的人才将根据其特长被授予“知兵法”、“文学”、“贤良方正”、“茂才”或“孝廉”之一的身份。

7、郎署管理
国族阶段开启后,闾里区域将新增“郎署”建筑。通过太学考试或察举获得身份的人物将集中于此。在郎署界面左侧,可切换查看不同身份类别的人员列表。


以上就是《大周列国志》太学系统功能介绍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解决渣网、解决锁区、快速下载数据、时刻追新游,现在下载,即刻拥有流畅网络。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