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调度器基于G-M-P模型,通过逻辑处理器P管理goroutine(G)在操作系统线程(M)上的执行。每个P维护本地队列,优先从本地获取任务以减少锁竞争,同时支持工作窃取机制提升负载均衡。调度器采用抢占式调度,利用信号机制中断长时间运行的G,避免阻塞整个线程,并在函数调用时插入检查点实现协作式中断。当G进行系统调用阻塞时,M与P解绑,使P可被其他M接管继续执行其他G,确保CPU利用率。全局队列作为溢出缓冲,由锁保护。整体设计实现了高效、低延迟的用户态并发调度,屏蔽底层复杂性,提升程序并发性能。

Golang 的 goroutine 调度器是实现高并发性能的核心组件之一。它运行在用户态,独立于操作系统线程调度,能够高效地管理成千上万个轻量级协程(goroutine)的执行。理解其内部原理有助于写出更高效的 Go 程序。
Go 调度器采用 G-M-P 架构,这是理解其工作方式的基础:
这种设计将线程(M)与执行上下文(P)解耦,使得 M 可以在不同 P 之间切换,提高调度灵活性和负载均衡能力。
当一个 goroutine 被创建时,runtime 会将其放入某个 P 的本地运行队列中。调度器优先从本地队列获取 G 来执行,减少锁竞争。
立即学习“go语言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这种两级队列 + 偷取机制有效平衡了局部性和并发性,避免单点瓶颈。
早期 Go 使用协作式调度,即 G 主动让出 CPU(如 channel 阻塞、系统调用)。这可能导致长时间运行的 G 阻塞整个 M。
现代 Go 实现了基于信号的抢占机制:
同时,函数调用入口处插入的“抢占检查”也辅助实现协作式中断,确保及时响应调度请求。
当 G 进行阻塞系统调用时,为避免浪费 M,调度器会进行解绑操作:
这种机制确保即使部分线程因系统调用阻塞,其余 P 仍能充分利用 CPU 资源。
基本上就这些。Go 调度器通过 G-M-P 模型、本地队列、工作窃取、抢占调度和智能阻塞处理,在用户态实现了高效、低延迟的并发调度。虽然细节复杂,但对开发者透明,让我们可以专注于业务逻辑而非线程管理。
以上就是Golang goroutine调度器内部原理分析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