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探讨了java内存模型中“正确同步”这一概念是否能应用于程序的局部,而非仅限于整个程序。研究表明,通过严格的封装和对组件内部共享变量的隔离管理,一个类或集合可以独立地实现“正确同步”,从而保证其内部操作的顺序一致性,即使外部程序存在数据竞争。这为构建可信赖的并发组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Java内存模型(JMM)定义了“正确同步”(correctly synchronized)这一核心概念,其在Java语言规范(JLS)中有着明确的定义:一个程序是“正确同步”的,当且仅当其所有顺序一致性执行都免于数据竞争。如果一个程序是“正确同步”的,那么该程序的所有执行都将表现为顺序一致性。这意味着,在“正确同步”的程序中,程序员无需担心复杂的内存重排序或可见性问题,程序的行为将如同单线程执行般直观。
数据竞争(Data Race)的发生通常指在没有适当同步的情况下,两个或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同一个共享变量,并且至少有一个是写操作。JMM通过happens-before关系来保证同步操作的可见性和有序性,从而避免数据竞争。
传统上,“正确同步”被视为对整个程序的属性描述。然而,在构建大型并发系统时,我们通常希望能够独立地设计和验证各个组件的并发安全性。一个自然的问题是:能否将“正确同步”这一属性应用于比整个程序更小的单元,例如一个自定义的并发集合类?
答案是肯定的,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关键在于对组件内部状态的严格封装和管理。
立即进入“豆包AI人工智官网入口”;
立即学习“豆包AI人工智能在线问答入口”;
如果一个并发集合类(或任何其他组件)的内部状态对外部是不可访问的,那么我们可以将构成该内部状态的共享变量视为一个独立的集合。JLS中的“共享变量”是JMM操作的基本单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组件内部的共享变量与程序其余部分的共享变量隔离开来考虑。
这意味着,即使JLS中关于“正确同步”的证明(例如涉及引理2和定理3的证明)最初是针对整个程序提出的,其核心逻辑在应用于某个特定共享变量子集时依然成立。只要我们考虑了该组件内部所有被选定共享变量上的所有操作(读和写),就可以在局部层面评估其同步的正确性。
要使一个组件实现局部“正确同步”,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个重要的推论是,即使程序整体存在数据竞争(即不是全局“正确同步”的),一个局部组件仍然可以实现“正确同步”。这是因为:
因此,完全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这两种情况可以同时存在,因为它们关注的是不同集合的共享变量。
将“正确同步”的概念应用于程序的局部组件是完全可行的,并且对于构建健壮的并发系统至关重要。通过严格的封装、恰当的内部同步机制以及对组件内部共享变量的全面管理,我们可以设计出能够独立保证顺序一致性的并发组件。这种局部化的同步保证使得开发者能够更自信地构建和组合复杂的并发模块,即使在整个程序层面无法保证完全的“正确同步”,也能确保关键组件的正确行为。
以上就是在并发编程中实现局部“正确同步”:类与组件的视角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编程怎么学习?编程怎么入门?编程在哪学?编程怎么学才快?不用担心,这里为大家提供了编程速学教程(入门课程),有需要的小伙伴保存下载就能学习啦!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