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通过加载和卸载内核模块动态扩展Linux内核功能。使用insmod加载单个模块,需手动处理依赖;modprobe可自动解决依赖并加载模块;rmmod用于卸载指定模块,需确保无依赖引用;modprobe -r可递归卸载模块及其依赖;lsmod查看已加载模块状态,结合grep过滤信息,引用数为0可安全卸载。

如果您需要在Linux系统中动态添加或移除功能,而无需重启系统,可以通过加载和卸载内核模块来实现。这一过程允许您按需扩展内核能力,例如添加新的设备驱动或文件系统支持。
本文运行环境:Dell XPS 13,Ubuntu 22.04
insmod命令用于将一个外部编译好的内核模块直接插入到当前运行的内核中。该命令不会自动解决模块依赖关系,因此必须确保所有依赖的模块已经加载。
1、打开终端,切换至root用户或使用sudo权限执行操作。
2、使用以下命令加载指定路径下的模块文件(.ko文件):
sudo insmod /path/to/module.ko
3、通过dmesg | tail查看内核日志,确认模块是否成功加载。
modprobe是更高级的模块管理工具,能够自动处理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并从标准模块目录中查找并加载所需模块。
1、确保模块已安装在系统的模块搜索路径下,通常是/lib/modules/$(uname -r)/kernel/。
2、执行以下命令加载模块及其依赖项:
sudo modprobe 模块名
3、若模块存在依赖,modprobe会自动递归加载所有必需的前置模块。
rmmod命令用于从运行中的内核中移除已加载的模块。它不处理依赖关系,因此需要手动确保没有其他模块依赖于待卸载的模块。
1、使用lsmod | grep 模块名检查目标模块是否正在被使用。
2、若确认无依赖且未被使用,执行以下命令卸载模块:
sudo rmmod 模块名
3、再次运行lsmod确认模块已从内存中移除。
modprobe不仅可用于加载模块,也可用于卸载模块及其不再需要的依赖模块,提供更智能的清理机制。
1、使用modprobe -r命令触发模块卸载流程:
sudo modprobe -r 模块名
2、modprobe会检查依赖关系,仅当依赖模块也被标记为可移除时,才会一并卸载。
3、结合--dry-run选项可预先测试卸载操作的影响:
sudo modprobe -r --dry-run 模块名
在进行加载或卸载操作前,了解当前系统中已加载的模块状态有助于避免冲突或重复操作。
1、使用lsmod命令列出所有已加载的模块及其使用情况。
2、结合grep过滤特定模块信息:
lsmod | grep 模块名
3、每个输出行包含模块名称、大小及被引用次数,引用数为0表示模块可安全卸载。
以上就是LINUX怎么加载和卸载内核模块_Linux内核模块加载与卸载方法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